前一段时间,笔者在网络上看到一个韩国人弄出来的“亚洲十大名将”排行。韩国人一下排上三个古代朝鲜半岛上面的将领(有一个高句丽的也被韩国抢去),有的闻所未闻、鲜有战绩。
乙支文德是高句丽人和三韩没有关系
那个出了韩国几乎没人知晓的李舜臣,更是生生被韩国人排在了 位。不但力压铁蹄横扫欧亚大陆的成吉思汗,更是让《孙子兵法》闻名于世的孙武排在了第三位,而抗金名将韩世忠更是排在了后几位。邻国打服整个日本战国的织田信长,也只是排在第十位。
李舜臣雕像
至于我国西汉用兵如神的韩信、对匈奴犁庭扫穴的霍去病、北灭东突厥,西破吐谷浑的李靖、“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安史之乱时唐廷砥柱郭子仪、差点“直捣黄龙”的岳武穆、抗倭鲜有伤亡的戚继光等等,对不起,韩国人的排行榜没你们什么事!
抗倭名将戚继光
韩国人的行为,其实世界各国都已司空见惯。能踩在脚底下的,他们都要踩在脚底下。踩不了的,他们就抢过去说是他们的。以至于端午节是韩国的、孔子是韩国的、朱元璋是韩国的、宇宙都是韩国的,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国,古代在韩国的统治下瑟瑟发抖。
韩国端午祭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难怪就连同在东亚的日本网友,都对韩国人的行为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一气愤,扯远了。言归正传,我们来谈谈被韩国吹上天的李舜臣,到底是否名副其实。
李舜臣在韩国拥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全国很多地方都有他的雕像和供奉祠堂,与之比肩的是韩国历史上 明君——世宗大王。可想而知他的地位之高,连现役海军的军舰都以李舜臣命名。年韩国一部电影《鸣梁海战》,不但把朝鲜军队弄成了主力部队而忽视了大明军队,更是把给明军打下手的李舜臣奉上了神坛。而作为续集的《露梁海战》早就甚嚣尘上,如今也不知道拍到哪里去了,可能电影剧情太虚,有点吹不下去了。
电影《鸣梁海战》里李舜臣形象
结束了日本战国时代,统一了日本的丰臣秀吉,着手征服亚洲,先期攻占朝鲜半岛,以此为跳板征服大明国。公元年(壬辰倭乱)和年(丁酉再乱)丰臣秀吉两次出兵朝鲜,想要达到他的预期目的。武备松弛的朝鲜,摧枯拉朽般地丧失地盘。国王李昖仓惶奔逃到鸭绿江畔,派使臣去请宗主国大明帮其复国,声称死也 在大明。于是,大明出兵朝鲜,开始抗倭援朝。
万历 阶段路线图
李舜臣就成名在第二次“丁酉再乱”的“鸣梁海战”。年10月,日本为了彻底消灭朝鲜水师,纠集余艘战船,扑向全罗道朝鲜水师大营。而得知消息的李舜臣,率领手中仅有的12艘龟甲战船(比日本战船坚固),在鸣梁海峡设伏,阻击日军水师。凭借着鸣梁海峡航道狭窄,潮水险急的地利优势,李舜臣成功击败了前来追击的日本水师先锋船队,毁伤日军战船三十余艘,歼灭一千多倭寇。
李舜臣龟船复原图
从战果而言,鸣梁海战称得上是世界海战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但是如果放在丁酉之役中,其对于战局的影响力是很小的。因为当时明朝水师拖住了日本大部分战船,李舜臣击败的仅仅是日军水师的先锋部队,此战结束后,李舜臣马上撤退了。所以日军水师主力在鸣梁海战后,依旧攻克了朝鲜水师基地,完成了既定的战略目标。李舜臣及朝鲜水师赢了战斗,却输了战略。当然有大明在,这点输赢无所谓。
鸣梁海战图
其实鸣梁海战一次小规模的普通海战,但是为什么被韩国人这么吹捧呢?大家知道,整个万历 中,扛大旗唱大戏,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大明军队。朝鲜残余部队包括李舜臣本人(时为明将陈璘的副将)也就是给明军打打下手。而鸣梁海战却是极其稀少的、由朝鲜人自己独立指挥,并取得胜利的战斗。其作用和真正对日本水师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由明军指挥的露梁海战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明军指挥的露梁海战,让日军损失战船两百余艘,上万人沉入海底,葬身鱼腹,自此丢掉了制海权。
明军指挥并主导的露梁海战
李舜臣及朝鲜水师,在整个万历 中是不值一提的。和明朝的李如松、陈璘、邓子龙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整个万历 中,都是大明在硬杠日本。可惜韩国人狭隘的历史观,容不得别人帮他驱逐外敌,70岁血洒露梁海战的老将邓子龙和明军的功绩被掩盖,不起眼的小战斗却被无限拔高、奉上神坛,不得不说这是史学界的耻辱。
邓子龙老将军雕像
如果真如韩剧中,李舜臣凭一己之力击退日本,那么还呼叫大明爸爸帮忙干什么?当时日本刚刚结束的战国时代,其实就是村长之间的械斗。平常的战斗都是几百人的规模,几千人的都稀少,上万人的已经是大战役了。中国动辄几十万军队规模的战役,根本无法想象的。而面对这群村长联合军队,朝鲜被摧枯拉朽、秋风扫落叶般地攻占,大明爸爸也真是“恨铁不成钢”。
日本战国势力图
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能怪韩国,回头一看两千年,历史确实乏善可陈。突然出现一个李舜臣,当然要大事吹捧了。如果说中国人总是活在五千年历史的回忆中,韩国人就是活在几万年历史的幻想中。于是,当韩国人把李舜臣放在“亚洲十大名将”之首、奉他为战神时,他们自己可能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韩国人热衷于幻想地图开疆拓土
今天李舜臣,被韩国奉上神坛的谎言就写到这里。有不同意见的可以留言,一起探讨历史。
公号ID:lishigushi商务合作闲聊历史个人闲聊购书WeChat:lsgs“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