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国务院从年起,把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自年以来,文化部连续11年举办文化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对于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年9月,国务院决定把“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10日)的非遗活动主题是: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

上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简介

  上饶,位于江西东北部,东起世界自然遗产之地三清山,西连浩瀚无涯的鄱阳湖,境内名胜古迹、自然景观数不胜数。秦时在今上饶鄱阳县置番(鄱)县,是江西省最早建县的两个县之一。春秋时期,上饶处于吴楚交界,被称为“吴头楚尾”,是吴楚军事上互相争夺、文化上互为影响的地区。上饶毗邻浙皖闽,自古就有“豫章第一门户”和“四省通衢”之称,历史上就是南北交通的要道。上饶水系发达,饶河与信江两大河流连接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直达长江。便利的水陆交通,使上饶成为一个交流频繁、文化开放的地区。上饶文化是一种多元形态的文化,吴楚文化在此相互交融,楚风、吴韵、越俗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上饶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其文化血脉清晰可见。广袤起伏的平畴绿野,散发着吴楚文化的神韵灵气,凝聚了古意苍然的历史景致,更留下了极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境内万年仙人洞遗址的考古成果告诉我们,至少在一万多年前,上饶的原始先民就懂得种稻和制陶。这里是人类稻作起源地,是人类制作陶器最早的地方,由此衍生了灿烂的稻作文化及渔俗文化。自唐代以来,上饶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矿冶基地,悠久的采矿史不仅促进了历代先进的矿冶技术的产生,还造就了在这片土地上辉煌的矿冶文化。上饶历史上儒学盛行,书院林立,书院文化使上饶先民拥有了自己内在的且独特的文化思想特质。上饶还是中国著名的戏曲之乡,这里不仅孕育了影响大半个中国戏剧剧种发展的弋阳腔,集昆、弋腔之精华于一体的徽剧,取百家之所长的赣剧,还流行着多姿多彩的采茶戏,充满地方乡土气息的傀儡戏、舞鬼戏以及遍及赣东北村镇的串堂班、道士班。而多样的宗教文化也使各种庙会文化、宗教音乐、民间信俗盛行一时。作为江南传统手工业基地,上饶发达的纺织业、制茶业、造纸业、漆器制造业等在历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上饶百姓民风淳朴、勤劳智慧,各地仍保留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如:留传千年的傩舞、辉煌精巧的灯会茶艺、雄伟壮观的板龙灯、抬阁、狮子舞等等,将一方浓郁的乡土风情演绎得轰轰烈烈,异彩纷呈。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年,上饶市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至年,基本摸清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家底,了解和掌握了上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及保护现状。通过普查,收集线索余条,发现并整理出有价值的非遗项目多项,挖掘出一大批社会影响大、文化价值高、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资料,普查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和显著成效。截至年1月,上饶市有县级非遗保护名录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项,省级非遗保护名录68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9项,初步形成了上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级保护名录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世代传承。因此,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以及传承团体的保护十分重要。目前,上饶市有7位传承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录,61位传承人被列入省级传承人名录,位传承人被列入市级传承人名录。年,文化部在婺源县设立了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年,铅山连四纸生产基地入围文化部设立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年江西婺源朱子实业有限公司入围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至年,全市各县(市、区)共建立非遗专题博物馆、展览馆、展示厅及传习所50余处。

  

  几年来,上饶市文化部门利用各种节日和文化遗产日多次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及非遗文艺展演活动,并以非遗项目为素材,创作了多个优秀文艺节目参加各类演出及比赛活动。此外,积极组织推荐各县(市、区)的相关非遗项目参加国家和省里举办的世博会、文博会等各种非遗宣传、交流活动以及相关的展示展销会,努力使上饶市的一些非遗项目走出去,扩大宣传力度和影响力,从而带动其经济产业的发展。随着政府保护措施的到位和保护力度的加大,上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在进入全面、科学、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各级文化部门在探索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存在形态的复杂性,决定了抢救与保护相应的复杂性,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有步骤、有条理、积极稳妥地把这个系统工程做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上饶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思想精华,它不仅是上饶文明史的历史凭证,也是上饶文化得到发展,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与力量之源。

婺源傩舞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划动文字即可阅读

  傩舞,又称鬼戏,源于原始巫舞,是一种古老民间娱神舞蹈。傩舞是中国古代驱鬼逐疫的最原始仪式,被认为是中国舞蹈的“活化石”以及中国戏曲的源头。傩舞产生于黄河流域的炎黄母系氏族先民,至今约有余年的历史。婺源原始的傩舞远可追溯至春秋战国以前,据学者考证,婺源(原隶徽州)傩舞系由古山越人代代相传下来的。

  

  婺源傩舞表演形式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舞剧等,且多带情节。婺源“山阻而弗车,水激而弗舟”,自古以来交通不便,因此,婺源傩舞受外界影响极少,犹如一块埋在深土中的“璞玉”,基本保持原始风貌。在表演艺术上仍保留着古朴、粗犷、简练、夸张、形象、传神的独特风貌和古越遗风。

  

  婺源傩舞由于受到明末盛行的目连戏影响,有的节目逐渐发展为戏曲形式,又称“傩戏”。婺源傩舞的音乐伴奏以“舞止曲终”为原则,由打击乐、曲牌和唱腔三个部分组成。此外除用锣鼓伴奏外,还增加了弦乐和高腔曲调。

  

  婺源傩舞是一种古典舞蹈与彩绘木雕相结合的艺术。面具是傩舞主要特征之一。旧时乡民把傩面具奉为“神灵”,开橱和封存傩面具还有一套尊祀的仪式。

  

  婺源傩舞服装,明朝时用夏布制作的“花衣”,后来受当地目连戏、徽剧的影响,部分改用戏曲的蟒袍、靠子等。一般穿着是外着戏装,下穿红彩裤,脚穿布袜、黑布鞋。婺源傩舞道具,多半属人们平日生活和生产的用具,如:傩旗、木棍棒、笊篱、晒盘、棕绳、木椅等,唯有开山斧是用樟木雕刻而成,上有龙纹图案,斧刃处用铜皮镶边。因受戏曲影响,婺源傩舞部分节目也使用上戏曲的道具,如:马鞭、羽毛扇、宝剑、绣龙旗、方酒斗等。

  

  婺源傩舞是以舞蹈艺术为中心,融汇了面具、木雕艺术、音乐艺术、戏剧艺术等元素。近年来,在政府的重视和保护下,随着婺源文化旅游事业不断地做大做强,婺源傩舞这一古老艺术焕发了新的生机和光彩。

弋阳腔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划动文字即可阅读

  弋阳腔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南宋中期,兴起于浙江的南戏经信江传入江西,在弋阳地区与当地的方言土语、民间音乐和地域民俗相融合,“辗转改益”滋生出的一种全新的地方腔调,因发源地而得名“弋阳腔”。弋阳腔与昆山腔、余姚腔、海盐腔并列为当时的四大声腔。

  

  弋阳腔发源于赣东北地区,这支古老的声腔一经诞生就以她草根文化的形态,为广大百姓喜爱,并广泛影响了大江南北。弋阳腔在声腔上符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习惯,它在剧目内容上切合群众的需要,在艺术形式上也易为群众所掌握。弋阳腔其特色是“一唱众和”,以锣鼓伴奏,唱腔可塑性大、声调高亢,既具南方温柔敦厚之雅韵,又兼北方慷慨激昂之气质,刚柔相济、挥洒自如。旋律少变,节奏简朴,长韵帮腔。一句帮腔,多至三十余拍,每拍一锣,其帮腔之繁,几乎每句皆和,清代人说它“唱口嚣杂”、“慷慨悲歌”。由于弋阳腔在声腔方面具有“本无宫调”、“借用乡音”的特点,所以它又有着无限的融合力和适应性。弋阳腔虽几经嬗变,但其高腔体系却一直保持着共同的特征与风格。

  

  弋阳腔自诞生之日起,始终透露着江西民间文化的光彩。弋阳腔产生后的多年里,在全国衍生出一个庞大奇丽的高腔体系。北京、湖南、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四川等十多个省市的高腔剧种都源于弋阳腔或深受弋阳腔影响。弋阳腔还对京剧、徽剧、湘剧、川剧、秦腔等四十四个剧种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因此弋阳腔也被称为是中国高腔戏曲的鼻祖。

  

  弋阳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奇葩,它对中国戏曲尤其是中国地方戏曲发展的贡献是无可替代的。年,弋阳腔正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婺源徽剧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划动文字即可阅读

  徽剧原名“徽调”或“二黄调”,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徽剧。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也是闻名全国的一个大剧种,在戏曲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徽剧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它吸收了明代四大声腔(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剧种精华并形成自己特色。伴随徽商走南闯北的足迹,徽剧艺术也被带往祖国的四面八方。京剧就是在徽剧的基础上形成的,另有许多地方戏曲剧种都受过它的影响。徽剧包括青阳腔、徽戏、徽昆(昆腔的分支)和花腔小调几大部分,以青阳腔和徽戏为主(徽剧不等于徽戏),可谓“高、昆、乱”俱全。

  

  徽剧的演变过程,大概为三个阶段:一为徽州腔、青阳腔阶段;二为四平腔、昆弋腔阶段;三为徽戏阶段。

  

  徽剧的声腔是以弋阳腔为底子,不断吸收各种外来优秀戏曲艺术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徽腔显著的特点是,在曲词中增加大量的滚唱,连唱带诵,节奏鲜明。后来又融合昆曲的因素,形成四平腔(徽州高腔),而后演变成昆弋腔。徽剧的表演艺术多姿多彩,其特点是排场宏丽,武技高超,风格朴实。徽剧高度重视表演的动作性,这些动作具有写意性,以十分简练的态势,对人物进行刻画、塑造,对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情感体验,并通过动作和神情予以外化,传达出内涵丰富的意蕴。

  

  徽剧迄今已有多年历史,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同时,徽剧还是徽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直观的方式反映了徽州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特点,值得深入研究和保护。

婺源三雕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划动文字即可阅读

  “婺源三雕”是指婺源县境内古建筑中的砖雕、石雕和木雕,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遍布婺源全县的“三雕”艺术,点多面广,遗存十分丰富。其雕刻手法之精湛,集聚了明、清雕刻艺术的精华,成为江南建筑雕刻艺术的典范。

  

  婺源砖雕的雕刻手法夸张、变形,一般是高浮雕,以增加浓重的装

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划动文字即可阅读

  “铅山惟纸利天下……”。铅山造纸的历史至今约有近千年的历史,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和发展,至明末万历年间,铅山成熟的造纸技术创制出了历史上著名的“连四纸”品牌。“连四纸”制作技艺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纸属竹纸类,古时高档印刷用纸,始创于后汉,宋元时已颇具名声,明清时享誉全国。

  

  连四纸之名在元代费著《蜀笺谱》中有明确表述“凡纸皆有连二、连三、连四笺,连二、连三、连四是使用抄纸簾方法的名称”,连四之法产出的纸最优,所以称连四纸,明万历后讹称“连史纸”。因其质地细嫩绵密,洁白莹辉,防虫耐热,久不变色,又誉称“千年寿纸”。中国古代重要科技文献《天工开物》载:“近世阔幅者名大四连,一时书文贵重”、“若铅山诸邑所造柬纸,则全用细竹料厚质荡成。以射重价。”《辞源》载:“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产江西、福建,尤以江西铅山县所产为佳。”我国古代鸿篇巨著如“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十七史”等均采用连四纸。

  

  铅山连四纸传统制造工艺纯系手工操作。纸槽作坊中流传这样的话:“片纸不易得,措手七十二。”连四纸要经过斫条、剥竹壳、晒料、沤塘、烧皇窝、纸料漂白、踩料、抄纸等七十二道工序。

  

  明清时期,以制造连四纸为主产业的手工业成就了铅山经济的繁荣。当时,铅山的纸、茶业、苏杭的丝织业、松江的棉纺织业、芜湖的浆染业、景德镇的制瓷业一并成为江南五大手工业基地。

婺源歙砚制作技艺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划动文字即可阅读

  婺源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历史上婺源属安徽歙州(后改徽州)之辖地,以州名物,故婺源所产之砚称为“歙砚”。婺源歙砚石材产于县内溪头乡的龙尾山,故又称作“龙尾砚”。

  

  婺源歙砚制砚历史悠久,有据可考的可追溯至唐开元年间(公元~年),距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

  

  歙砚的制作工艺以雕刻艺术为中心,由选石、构思、定型、图案设计、雕刻、打磨、配制砚盒等多道工序构成。歙砚按其石材纹理总分为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五大类一百多个品种。石材纹理慎密,兼具“坚”、“润”之质,具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之特点,被艺术家们誉为“石冠群山”、“砚国名珠”。歙砚工艺能通过人们的艺术想象和精湛雕刻技艺,将一块本无生命的石头,赋予它鲜活的生机和浓厚文化内涵,使之能生生不息地流传后世。

  

  解放后,婺源制砚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全县从事歙砚制作业的人员已近三千人,店面、作坊一百余家。制砚的发展,既带动了文化与经济的发展,又为更好地保存这项古老传统手工技艺提供了平台,同时还满足了海内外对歙砚的需求。

鄱阳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剧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划动文字即可阅读

  鄱阳脱胎漆器起于先秦,传承于历代,到晚清有重大发展。其凝固成形脱胎制模工艺,为中国脱胎漆器制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在我国古代,漆器以木胎为当家漆器。此外,胎骨还有竹胎,皮胎、夹纻胎、藤胎和积竹胎等。制作方法:一是整体加工,对器具较小的用木头挖凿、即研制、雕刻、鉇制;二为分体加工,然后粘结成整体。发明脱胎后,器形较大或较为复杂的,仍须通过模胎、割胎、粘胎等工序。而鄱阳脱胎漆器,脱胎法采用凝固成形,省去了割胎,粘胎等流程,只需一次成形。这种工艺,不但增强了漆器的牢固度,而且内壁光洁无痕,造形随心所欲,成形简单快捷,工艺至瑧至美。从清代起,此法因是家传,故秘不授人。

  

  年,以新工艺制作的脱胎漆器帽筒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奖。20世纪六、七十年代,鄱阳脱胎漆器为江西轻工业产品出口大宗,先后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达多种。

婺源绿茶制作技艺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划动文字即可阅读

  婺源位于赣浙皖三省交界,境内群山逶迤,烟云缭绕,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很适宜于茶树的生长。早在唐代以前,这里的人们就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发展茶叶生产。

  

  唐代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就有“歙州茶生于婺源山谷”的记载。唐大中十年,杨华所著《膳夫经手录》中记载:“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燕、并间,人皆尚之。”宋朝,婺源产制的茶叶已出类拔萃。在《宋史?食货》中,婺源的谢源茶被列为全国六种绝品名茶之一。明清时期,婺源茶叶受到朝廷赞赏,一直被列为贡品。至清乾隆间,婺源茶叶被列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要物资之一。清末至民国期间,婺源绿茶生产逐渐衰落。建国后,婺源茶叶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年成为全国茶叶出口基地县。年产茶叶8.7万担,是历史上最高年产量。年3月,婺源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绿茶之乡”。

  

  婺源茶树大多生长在高山深谷中,饱受雾露的滋润,萌发的芽叶厚嫩柔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婺源绿茶采用了独特的手工制作技艺,使制成的绿茶外形紧细圆直,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具有“叶绿、汤清、香浓、味醇”等优点。婺源绿茶每年在“春分”前后开园。采摘时,按一芽一叶标准;清明后,按一芽二叶标准,坚持分期分批采,先发先采,后发后采,不符合标准不采,采下鲜叶不过夜等原则。制作程序为:摊青、杀青、清风、热揉、烘炒、初干、再干。

  

  近年来婺源全县茶园面积发展到16.5万亩,其中良种茶园7万多亩,已颁证的有机茶基地5万多亩。其主要品种有:仙枝、丫玉、茗眉、毛尖、云翠等。

万年稻作习俗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划动文字即可阅读

  万年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乐安河下游,鄱阳湖东南岸。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时长,雨量充足,适合水稻、油菜、瓜果等农作物生长。

  

  万年有着灿烂的远古稻作文明,境内大源仙人洞、吊桶环遗址,是人类稻作文化的发源地。据考古发掘证实,在距今年前的地层中,有当今世界所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和孢粉遗存。这一发现将浙江河姆渡发掘发现的稻作文化提前了年,从而改写了中国及世界稻作历史。

  

  万年土地肥沃,民风淳朴,民勤稼穑。古往今来,水稻一直是万年县主要栽培作物。在长期的水稻耕作实践中,原始的民间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沉淀,逐步形成了具有万年地方特色,涵盖耕作习俗、农谚民谣、岁时节令、神话传说、饮食习俗、神灵信仰、民间曲艺等诸多方面的稻作习俗。曾任美国前总统老布什的科学顾问、著名农业考古学家理查德?马尼士博士在多次考察后感叹,万年是“上帝安排生产稻米的地方”。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将“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万年稻作习俗历史渊源久远,考古发掘出的栽培稻植硅石和孢粉遗存,表明万年仙人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开始过上了“饭稻羹鱼”的农业生活,并形成了最原始、最古朴的稻作习俗。早孕的稻作实践、优良的自然环境、持续的农业积累,推动着万年耕作技术的进步、稻作经济的发展。据史料记载,“坞源早”起源于南北朝时期,至明正德七年,因皇帝食用后大加赞赏,被作为贡米而“代代耕作,岁岁纳贡”。耕作技术的发展,优良稻种的出现,因之而生的农谚、歌谣、信仰、曲艺等稻作习俗也不断衍变,丰富多彩。

  

  万年稻作习俗是一套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宏大文化体系,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万年稻作习俗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当地经济发展、文化品牌的塑造、文化基因的延续及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来源:上饶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上饶市群众艺术馆、上饶市非遗保护中心

编辑:八页,禾

赞赏

长按







































贵阳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zaixianzx.com/wzxtc/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