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下村用楹联文化塑造文明新风
“进村居,感受淳美家风;走基层,弘扬传统文化”。
11月11日,笔者来到全国文明村镇万载县马步乡寨下村。“孔圣徒孙,唯愿学高身正;濂溪裔嗣,总期行洁品廉”“明理人家崇节俭,守常门第尚勤劳”“大孝终身幕父母,敬老巴家报春晖”……呈现在笔者眼前的这些并非名人名言,而是该村30户农民晒出来的家风家训“特制”楹联。一段家风、一则家训、一副楹联,传递了正能量,也展示了老百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厚德淑兴,勤劳能致富;颐和寨下,淳朴自安康。”这是万载县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赠送给该村王淑兴家庭的家风楹联。王淑兴靠着多年在外打工挣了钱,过上了生活优裕的好日子。他致富不忘回报家乡,主动给当地学校捐资两万多元。“咱不图啥,就是觉得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回报家乡回报学校,希望以行动影响家乡的后代,让他们都记住不忘初心。”王淑兴向笔者说道。“我要将这副‘特制’楹联挂在家门口,让家人时时受到家风的滋养,它是我这么多年来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和王淑兴一同获得万载县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赠送楹联的还有该村其他29户家庭,他们的家风各具特点,但崇德向善的质朴情怀如出一辙。“桂为仙子品质清香真素雅;妹是雄鹰儿孙勇敢远翱翔”。这是赠送给王桂妹的家风楹联。王桂妹的母亲郭连香已经96岁高龄,行动不便,他和哥哥王冬妹每家半年轮流照顾老人。轮着王桂妹照顾的半年时间,他便将在广东打工的工作辞掉回家全心照顾老母亲,每天帮老人梳头、穿衣、喂饭,陪老人说话,老人生病住院则守在病床前形影不离,年年如此,是村里公认的孝子。“祖训长铭,立世尊亲爱幼;家风久在,为人睦友与邻”。这是村民周冬根家的家风楹联。周冬根家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全家人遵纪守法、夫妻恩爱、家庭和谐、邻里和睦,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创建和谐社会尽心尽力,获得了寨下村老百姓的普遍称赞。
下一步,马步乡党委将在全乡其他村推广寨下村的做法,通过这种富有文化传统又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当代家庭文明风采,形成“村村有榜样,户户学先进”的浓厚氛围。
?
禁赌碑
马步乡寨下村路口还有一个古色古香的亭子里立着一块“禁赌碑”符或者用这块“禁赌碑”设立的时间是光绪丙子年(公元年)。
“禁赌碑”上的字迹已被岁月磨损得模糊不清,但村里后来新立了一块刻写着“禁赌碑原文”的黑色石碑附在“禁赌碑”背面。该“禁赌碑”上写着:“吾寨下地方,前本纯良美俗,今竟盗贼滋扰,致使民风日下,外来流民匪类在于该地开设赌场烟馆诱惑众生,开场聚赌抽烟,获利饱囊,输者无以还账,致鸡鸣狗盗之风渐起,父母情皆尽灭,兄弟情皆尽忘,不顾持身之廉耻,在家金银财物难防,在外则亲族之鸡鸭掠空,凡不再欠账者,或盗竹木以度日,或偷蔑竿以养生,是等烟赌盗窃之风,呈情到县,拟此文批告示,严禁本地乡民外来流民,悉尔等嗣后毋许在该地开设烟馆,聚赌抽头,如有违禁或明息暗赌者,一经访问或被告发,定即拘案……”
村党支部书记王礼生介绍说,光绪年间,村子里有几家小煤窑,村民除农耕外还下到煤窑挖煤赚钱,大多数村民的生活都过得比较富足。由于一些村民有了钱就去赌博、买大烟抽,于是有人在村里开设赌场、烟馆,村里的老老少少都学会了赌博,导致赌博风气盛起,淳朴的民风不再。久而久之,由赌博引发的盗抢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村里经常发生追赌债打伤人的事件,有的家庭因赌博而倾家荡产,有的家庭因还不起赌债而变卖了家什后外逃。县里知道后,为刹住赌博之风,特造碑立于村边路口,明确规定严惩赌博行为。
据了解,自从立下“禁赌碑”后,赌博之风被刹住,村民的生活逐渐回到了正轨,下地耕作、求学入仕、经商创业的氛围浓厚起来,村风民风也明显好起来。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村民们仍然不会忘记禁赌的规矩。为了保护好这块“禁赌碑”,村里于年花钱用水泥搭建起园形台子,将岁月磨去了棱角的“禁赌碑”立于台子上,并新立一块刻写“禁赌碑原文”的黑色石碑附在“禁赌碑”背面,以方便村民认读。最近,村里还在立有“禁赌碑”的台子上建起一个深红色的仿古亭子,不让“禁赌碑”再受风雨的侵蚀。
王礼生自豪地说:“村口设立了‘禁赌碑’,不仅让村民不会忘记戒赌,还促成了良好的村风民俗。近年来,村民积极投入到创建文明村镇工作中来,村里先后获得‘江西省文明村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等光荣称号。”
来源:宜春新闻网、赣西晚报
图片来源:(邓龙华摄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