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景区,景上更添花。为推进文旅融合新发展,让“非遗”文化走进广大游客视野,万年神农源景区联合县文化馆精选当地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景区集中展演,让游客欣赏美景之余能近距离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散发出的耀眼的光芒。9月6日下午(星期天),赏溶洞美景,看非遗展示,尽在万年神农宫。
美景天天有,非遗难得见对于非遗文化,大家了解多少呢?不了解?不要紧!此次非遗展机会难得正好一饱眼福本周日下午(9月6日)“非遗”走进神农源景区带你感受万年风土情怀太平跳脚龙灯展演
太平跳脚龙灯(又名矮脚龙灯)起源于万年县苏桥乡。
苏桥独特的太平跳脚龙灯,又名矮脚龙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一种以龙型为道具多人合作的民间表演艺术。
《万年县志》记载:此龙灯远在唐代就流行于市井乡里。一般每年春节、元宵在本村和邻近村庄表演。表演龙灯除娱乐外,在当地也是人们祈求神灵镇邪、保平安,祈盼丰年的一种祭神求福活动。打连厢展演
连厢,又称莲湘、莲花落、霸王鞭、花棍、金钱棍、打花枪,是一种民俗传统舞蹈。
甪(lù)直打连厢融合江南水乡柔婉风格流传广泛,特色鲜明,更具趣味表演者需要的唯一道具便是手中的连厢一根三尺多长的竹竿两端各掏空两对一寸多长的孔眼每个孔眼内镶一对铜钱演出时,舞动身体并用连厢敲击各部位动作轻盈、节奏变换铜钱相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可听可赏,活泼又有趣……打连厢常在节日或庙会时表演,也被称为民间舞的瑰宝。甪直打连厢现已成为古镇拿手好戏之一,寓意美好祝愿,民俗味浓郁热闹,是文化活动中一项不可或缺的习俗。万年丝弦——人杰地灵
丝弦——指古琴用的琴弦。古时由纯蚕丝制成。千年来古琴一直张的丝弦,谓之“丝桐”。自从抗战初期杭州三泰的回回堂琴弦断绝,琴人往往抱琴兴叹:良琴无良弦。
丝弦,中国民间戏曲种类,分为南方丝弦和北方丝弦;南方丝弦主要指常德丝弦,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湖南常德沅江、澧水一带的地方曲种。明末清初,江浙一带的民歌和时调小曲传入常德后,经与当地民间音乐相结合,不断演变、发展而成。戏曲表演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
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蚌壳画展
万年县是中国优质淡水珍珠之乡,而万年珍珠的发源地就在湖云乡。万年在上世纪70年代便开始了生产珍珠,湖云乡在长期的养蚌育珠历程中逐渐衍生出蚌壳画这一民间艺术形式。蚌壳“小”世界,偏能展现“大”精彩。
珍珠饰品展览
万年珍珠“淡雅似明月,瑰丽如云霞”。经多年的栉风沐雨,万年珍珠已成为代表万年形象的“地方名片”,万年珍珠系列及其产品更是成为客户青睐的“尚品”、馈赠宾朋的上好“礼品”。
民间刺绣展览
“万年民间刺绣”是江西万年境内一项颇具地方民俗特色和传统审美情趣的传统手工技艺,按照技法分为平针刺绣、贴布绣两大类。刺绣品主要有围嘴、鞋子、帽子、钱包、腰包,扇套、枕顶等。
万年民间刺绣文化特征浓郁。首先,刺绣品基本为日用之物,是本地百姓生活常态的真实反映,是集体长时间的认同、仿效和反复履行形成一种生活生产民俗;其次,刺绣品结实耐用,贴布绣工艺使得刺绣品耐得住长期反复洗涤;第三,刺绣品装饰性有特色,主要体现在绣品的款型、花色搭配和线条勾勒;第四,刺绣活动本身也是民间女性社交活动,绣品也为礼品,送给亲戚邻里,传递祝福和情谊;
第五,地域文化性很明显。万年刺绣多用粉红,玫红,青色,蓝色,浅紫等,用色温和细腻,布贴绣中白色轮廓线和围嘴内圈使得色彩绚丽显得稳重雅致。
咱们本周日下午
不见不散哦
1、在疫情面前,全国医护工作者冲锋在前、坚守岗位,为了致敬最美“逆行者”,景区面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票(购票时需出示本人护士证或医师证原件,活动时间截止到年12月31日)。
2、江西居民凭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可享七折优惠。
3、上饶居民凭身份证、户口本等有效证件可享五折优惠。
4、全国大中小学生(含研究生、应届毕业生)通过“云游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