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习俗苏桥太平跳脚龙灯,曾多次获奖

除夕一过,活跃在万年县苏桥乡一带的太平跳脚龙灯开始闪亮登场了。这个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老文艺品种,在皖、赣、浙、闽四省农民文化艺术节上获表演类一等奖,在首届上饶市农民文化艺术节上获奖,还在年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走进万年文艺晚会开幕式上一展风采。

大年初一,龙灯表演风靡苏桥乡。龙灯进了村,象征好运降临,村民纷纷拿出早已备好的红绸布披挂在龙头上,这叫“搭彩”。

太平跳脚龙灯,又名矮脚龙灯,龙灯龙身以竹篾扎成,呈圆筒状,由7节或11节相连而成。每节扎一短木棒,表演者持棒而舞。龙头、龙尾各有1名舞灯者,龙身有7人至11人,还有一名引宝者,舞动元宝灯引导。龙队前还有牌灯,挂灯引路,后有鼓乐伴奏。太平跳脚龙灯有20多种招式——盘龙、滚龙、钻龙、跑龙,舞动起来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据《万年县志》记载:每年春节至元宵期间,许多村庄都组织舞龙队伍在本村和邻近村庄表演。表演太平跳脚龙灯除娱乐外,还是人们祈求神灵保佑、祈盼丰年的一种祭神求福活动。当地古碑记载,跳脚龙灯在唐代开始流行,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20世纪90年代,当地挖掘太平跳脚龙灯这一文化瑰宝,在老一辈民间艺人的影响下,一些村民不惜放弃好的工作机会参与其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使苏桥太平跳脚龙灯在濒临失传的状态下得以传承发扬,经过近些年发展,跳脚龙灯已舞动到万年县的10个乡村。

王剑清是万年太平跳脚龙灯代表性传承人,家住万年县苏桥乡垱下村。据其介绍,龙舞由盘、游、跳、戏等基本套路和小游龙、大游龙、龙钻尾等过渡动作组成。最具特点的是,表演者行走矮子步,如龙匍匐前行,形成独具一格的龙舞表演风格。这种龙灯国内罕见,玩法奇特,蕴含浓郁的民俗色彩,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价值。

赞赏

长按







































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中医白癜风的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zaixianzx.com/wzxms/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