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党第一任县委书记,没他舍身勇救毛主

北京治疗白癜风中医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潘心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历任中央巡视员,红军总前委常委,红三军政委、红四军政委、红十三军政委等要职,是中共早期从事工农运动和武装斗争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他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丰裕乡伍家渡一大户人家中。自幼聪慧上进,因勇于同世俗观念做斗争,从小就声名远播,年夏,潘心元高小毕业,由于父亲早逝,祖母和母亲希望他早日婚配,在家主持家计。他抵拦不住长辈的动说和压力,忍痛辍学,和比他大4岁的同班好友周坤元结婚了。

年中秋之夜,潘心儿联系了30多位同学,在长沙橘子洲创办了“新民学会”群众团体,成立了“浏阳新民社”,创办了《新民》刊物,潘心元任主编。为了办好刊物,他把爱妻周坤元从浏阳接来,让她边读书边做他的帮手,保证《新民》按时出版。

蕉溪乡高小有个姓赵的反动校长,与当地土豪劣绅勾结。潘心元在《新民》上发文揭露他。不久、这个姓赵的校长就下台了。他白天上课,晚上伏案疾书,生活由妻子照料,他先后撰写了《打妖》、《乡村革命与新旧调和》等战斗性很强的文稿。他在郭亮的推介之下,在长沙一师与毛泽东会面,《新民》得到了毛泽东、郭亮等大力支持,越办越红火。

年,他在复明翰等人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清明,在浏阳毛公桥刘家庵一间破庙里,十几个青年农民围坐在一起,浏阳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诞生了。潘心元在这里发展了数十名党员。年,潘心元担任了浏阳县委书记,成为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任县委书记。

这年秋天,他由于在长沙时被反动派列为“十大暴徒”第一名,不能露面,便去了安源。有一天,地下党联络站突然通知他,有一位中央领导同志要见他,他喜出望外,立即跟人来到了张家湾,见一民房里,毛泽东正在伏案疾书。他惊喜地叫道:“这不是毛泽东同志吗?····”他和毛分别已有4年了。

毛泽东也十分高兴。他说:“你们浏阳农民几万人攻打长沙,干得不错,了不起啊!”前敌委员会在这里召开了军事会议。会议拟定了秋收起义的具体行动方案。会后,毛泽东连夜写出命令,分别交潘心元和安源市委书记蔡以枕。

潘心元将命令交可靠的人送出去了。接着,他陪同毛泽东,登上了向铜鼓进发的路程。

9月9日那天,他们穿旧布长衫,背油布雨伞,扮成商人模样,团日夜兼程,他们来到了白色恐怖很严重的浏阳。突然,前面来了十几个“团防局”的团丁,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站住,干什么的?”潘心元忙跑上一步,用本地话说:“老总,我们是万载买夏布的,路过这里,请多包涵。”“就是天王老子,也要例行检查。”那团丁傲慢说,他们开始搜身。潘心元一面说:“请帮忙,高抬贵手”,一面掏出一把银元,撒到了山坡上。馋得团丁们个个眼睛发红,他们蜂拥而去,在草丛中捡起银元来。潘心元见小头目不去,又将周坤元结婚时送给他的戒指摘下宋,故意丢在山坡下。这时,小头目也拔脚去捡,口水都流出来了。

潘心元叫毛泽东快进密林脱身逃走。他则站在山坡上,故意逗那些团丁。团丁们捡完银元,发现少了一个人,立即明白上了当。他们只好把潘心元捉到团防局。

他被关在一间很窄的房间里。他担心毛泽东出事,毛泽东可是秋收起义的指挥者,万万不能有闪失。他想,自己一定要设法逃出去,回到三团战士身边去,保卫毛泽东,保卫秋收起义。这期间他故意扮演成大少爷,在监狱里唱京戏,念唐诗,还在墙上写书法字,气度非凡。团防局的头头见此人来历非凡,好难对付,就决定将他送去浏阳县团防总局发落。

这下可糟了,县团防总局的人正要抓潘心元呢,他决定在半路上逃走。在半路上,他拿出几个铜板,耍团丁去喝茶解渴。趁此机会,他飞身逃进了密林中逃走。

再说毛泽东脱险后,当天下午赶到铜鼓,向起义军传达了党的决定。他们成功地打出了“中国工衣红军第一军第一师”的旗帜。秋收起义爆发了。

关于这段经历,至今当地党史中还有记载。潘心元写给中央的报告中,只简单地说:“·····途中我被捕,因此救了毛泽东一人赴铜鼓。”历史不会忘记:如果不是潘心元冒死舍命相救,也许中国革命斗争史将要重写!

潘心元因为是国民党反动派列入“十大暴徒”的第一名,因此他家的处境十分艰难。家里房屋被烧为灰烬,全部田地被没收,妻子周坤元还数次被逮捕入狱,受尽非人的折磨。一家老少,东藏西躲过日子,国民党贴出了悬赏捉拿潘心元的通缉令,捉到者赏大洋。潘心儿获悉后,决定去看个究竟。

这天夜里,他带着手电,在妻子周坤元的陪同下来到布告前,将通缉令细读一遍,然后拿毛笔批道:捉伪县长首级者,赏大铜板一枚。署名:潘心元。翌日,这一布告惊动了国民党朝野。

27岁那年,潘心元接到党中央的通知,让他去苏联学习,他告别妻儿和战友,从长沙坐火车,准备从东北过境赴苏。谁知在武汉换车时他听一个突然消息,蒋介石封锁了东北全部边界,国际列车已停开,他去不了苏联,回长沙,再赴井冈山。

潘心元虽然曾担任过红三军、红四军政委,历经血与火的战斗,但当他出任红十三军政委一职时,他感到“左倾”的路线干扰和迫害,处境险恶。

这天夜里,他忧心如焚。想起远在故乡受苦的妻子周坤元和儿女,他昼夜难眠。他给妻子写了一封家书。信中说自己日后“行踪不定,难以联系,接信后不必回信。”他告诉妻子:今后不管碰到什么困难,都要好好培养儿女们读书,万勿使他们失学,教其以继吾志。他想起大女儿潘侠生年纪不小了,就在信中特意交待爱妻:侠生切勿轻易许人。周坤元接信后,预感到丈夫将会有什么事,她忙通过他原在上海的秘密通信处上海太东书局王一鸣转周清贤(潘心元化名)收,给丈夫写了回信,但是,很快被退回来了。就在这年春节,上海朋友捎来口信,告诉周坤元说,潘心元在浙南遇难了,那封家书竟成了他最后的遗书,周坤元如雷轰顶,当时昏倒在地。

原来,年10月10日,潘心元被派往江浙一带领导红十三军的斗争。他来到了玉环县的苔山岛组织游击战,开展海上对敌斗争。在岛上,他和红军受到渔民的热烈欢迎,他被群众称为“潘先生”、“张先生”。11月,他去温州特委开会,在船上,因他操湖南口音,被叛徒告密,他被包围了。为掩护战友、他壮烈牺牲。年仅27周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zaixianzx.com/wzxms/118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