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万载县坚持不断完善林长、监管员、护林员为主体的“一长两员”森林资源源头管理长效机制,取得好的成效。全县实现了林业用地面积.6万亩,增加5.68万亩;森林覆盖率67.68%,增长5.61%,年林业总产值达25.亿元,带动着1.26万名林农劳力在生态林业产业链上稳定就业增收。
该县不断完善县、乡、镇(街道)村、(国有林场)三级林长制实施方案和配套制度,分别落实了县、乡、镇(街道)村、(国有林场)三级林长管理责任区域和“一长两员”源头管理机制,实现“山有人管、树有人护、责有人担”,林业资源保护管理更加有序,林业案件下降25.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指标全部达。监测和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发生,着力推进野生动物和谐生存环境,全县有云豹、鸳鸯、猴面鹰等52科61种国家、省级珍稀野生动物明显增多。实施全封山、半封山面积.78万亩占林地面积93.3%。全面推行公益林、天然阔叶林保护工程,加强全县49.33万亩公益林的巡查管护,通过强化天然林保护,全县停伐协议、管护协议签订面积达23.29万余亩,兑现林农生态补偿资金达.4万元。该县突出造林增绿工程,去年完成人工造林2.16万亩,占省下达任务的%;新增封山育林1.2万亩,退化林修复3.65万亩,森林抚育0.33万亩,均占任务的%;完成战略储备林现有林改培0.1万亩,补植珍贵树种3万多株;新建湿地保护小区2.万亩,全县湿地保有量达到4.万亩,保护率达72.5%。
该县积极推进林地流转,提升林业富民效赢,出台了《万载县高效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及加快林下产业发展意见》,让生态产业、林下经济遍地生“金”。发展巩固提升新兴农林经营主体余家,大力开发速生丰产林、油茶、笋竹、林果、林药、林菌、苗木、花卉、特色果菜、养猪、养禽、养蜂等林下种养、林农产品加工产业,推广适合本地实际、市场需求、应用性强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70多项,发展新产业新业态80多个,新增认证40个作物品种。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乡村休闲产业,建设具有现代农林生态乡村旅游点90多个,创办为旅游服务的农林山庄、农林土特产品作坊、农林电商等多家,农民受益面占40%,从业人员中农民就业比例达到85%以上。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生态就业和富民的新路子。
(作者:吴成全编辑:袁梓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