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建议哀帝接受单于来朝丨森读通鉴

(共计字

阅读时间6分钟)

卷第三十四汉纪二十六

(公元前5年—公元前3年,共3年)

孝哀皇帝中

建平四年(戊午,公元前3年)

11匈奴单于上书,希望于建平五年入朝。当时皇上正生病,有人说:“匈奴从上游来,气势压人。从黄龙、竟宁(宣帝、元帝年号)时,每次单于入朝中原,都有大变故。”皇上于是感到为难,征询公卿意见,都认为虚废公帑,可以不批准他来。单于使者已经辞别,还未出发,黄门郎扬雄上书进谏说:

“臣听说,以六经治国,贵在未乱之时,兵家之胜,贵在未战之前。这两者都非常微妙,但正是大事的根本,不可不考察。如今单于上书请求入朝,国家不允许,将他推辞,臣愚以为,汉与匈奴之间的猜忌和矛盾,就从此而生了。匈奴本来是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不能跟他们产生矛盾,这是很明显的道理。臣不敢说得太远,就以秦朝以来的历史案例来讲讲。

“以秦始皇之强,蒙恬之威,然而也不敢窥视西河(武威、张掖、敦煌、酒泉等地,如今是汉朝疆土,但当时秦朝没有能力夺取),自己筑长城为界。到了汉朝初兴,以高祖之威灵,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时高祖身边奇谋巧计之士,运筹帷幄之臣,济济一堂,后来怎么脱身的,世人都不方便说(说起来太不堪)。高后的时候,匈奴狂悖傲慢,大臣起草国书,顺着他的话疏导,才化解了他的野心。到了孝文帝时,匈奴侵暴北边,斥候骑兵到了雍县、甘泉,京师大骇,发三将军屯驻棘门、细柳、霸上,数月之后,匈奴才撤去。孝武皇帝即位,在马邑设伏,引诱匈奴,结果劳师动众,白费钱财,一个匈奴人都没见着,更何况是单于!其后深谋社稷之计,规划万载之策,大兴师数十万,派卫青、霍去病操兵,前后十余年,于是穿过西河,越过沙漠,攻破寘颜山匈奴防线,袭击匈奴王庭。追奔逐北,在狼居胥山祭天,在姑衍山祭地,穿越瀚海沙漠,俘虏匈奴名王、贵人以百数。自此以后,匈奴震怖,越发盼望与汉朝和亲,但是也不肯称臣。

“难道我们的前世君王,乐意倾无量之费,役无罪之人,快心于狼望(匈奴地名)之北伐吗?是因为不一劳则不能永逸,不暂费则不能永宁,所以搏百万之师以摧饿虎之口,运府库之财以填庐山(匈奴山名)之壑,也无怨无悔。到了宣帝本始年间,匈奴又起祸心,想要侵夺乌孙,劫掠我国公主(刘细君),于是我国动员五位大将,率军十五万迎战,但是没有任何战果,只是耀武扬威,展示我汉军风雷之势而已,空手而归,导致朝廷诛杀了两位将军。所以说,北狄不服,中原就不能高枕安寝。

“元康、神爵年间,我国教化大成,上通神明,皇恩远被,上下和洽,而匈奴内乱,五单于争立,日逐王与呼韩邪单于率领他们的部族,归顺我国,匍匐称臣。但是我们也仅仅是对他们以客礼羁縻,没有把他们完全置于我朝的直接统治之下。自此之后,他们要来入朝,我们从不拒绝;他们不来,我们也不强求。为什么呢?外国人天性急躁易怒,身材魁梧健壮,自负勇力,难以教化向善,而容易肆其凶恶,他们的刚强难以摧折,他们的和气非常难得。所以,他们不服的时候,倾国殚货,伏尸流血,破坚拔敌,就像前面说的那么艰难;他们归服之后呢,抚慰因循,交通馈赠,威仪俯仰,就防备他们再背逆。之前我们曾经攻破大宛之城,踏平乌桓营垒,削平姑缯(云南)坚壁,扫荡荡姐(姐音zǐ,西羌部落)战场,砍倒朝鲜帐幕,拔下两越(南越和东越)国旗,近不过十天或一月工夫,远不过半年之劳,就已扫平他们的王庭,犁为耕田,废除他们的政权,设置郡县,就像风卷残云,再无后患。唯有北狄情况不同,真正是中原的劲敌,其他东、南、西边的敌人和他相比,相差太大了。前世君王,对匈奴尤为看重,不可轻视。

“如今单于归义,怀款诚之心,欲离其王庭,入朝陈述于君前,这是上世之遗策,神灵之期望,国家就算接待他有些花费,也是不得已的事,怎么以‘从上游来,气势厌人’之类无稽之谈(厌人,是一种迷信,皇上生病,意思是对皇上健康不利),拒绝他入朝,疏远排斥,将以往的恩情一笔勾销,为将来的冲突打开大门。我们怀疑他,又让他对我们起了恨心,想起我们之前的和好之辞,对比今天的绝情,归怨于汉。这是我们自绝于匈奴,他们再也没有称臣之心,那我们的威力吓不倒他,言辞又不能说服他,这不成了国家之大忧吗?明智的人,能洞察事变于无形;聪明的人,能听到变化于无声,防患于未然,才能兵革不用而忧患不生。不然,一有猜忌之后,就算智者劳心于内,辩者奔走于外,也无法像没有猜忌时那样好处理了。之前历经数代人的努力,图西域,制车师,设置城郭都护,统御西域三十六国,难道是为了防备康居、乌孙能越过白龙堆来攻打我们西部边境吗?都是为了牵制匈奴而已!为了形成这个战略格局,前赴后继上百年,如今一次外交错误,就全部失去,舍不得那十分之一的接待费用,而损失了十倍的积累,臣私底下为国家感到不安!希望陛下留意,防患于未乱、未战之时,以遏制边疆由此将萌发的祸乱!”

扬雄的奏书递上去,天子醒悟,马上召还已经出发的匈奴使者,重新更改给单于的国书,同意他来朝。赏赐扬雄绸缎五十匹,黄金十斤。单于还未出发,生病,又遣使申请推迟一年入朝。皇上同意。

看一个问题,就像下棋一样,关键是你能往后看几步。大多数人只能看到眼前,只能看到自己,甚至连眼前这一步他也看不明白。而明智的人能往后看五步、六步,能看到别人会有什么反应,能推演棋局将来的发展。

相关阅读

观历代兴衰,识人事臧否—读《资治通鉴》的意义丨森读通鉴1通鉴注我—读《资治通鉴》版本的选择丨森读通鉴2韩赵魏三家分晋:治乱分野丨森读通鉴3智伯的覆亡:亡于才胜于德丨森读通鉴4豫让漆身吞炭:士为知己者死丨森读通鉴5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zaixianzx.com/wzxms/112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