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30年,50多项荣誉证书!刚过半百的王玉堂在蕲春公安机关竖起了一面鲜艳的红旗。
年,王玉堂从湖北警察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回到了蕲春,为家乡的公安事业呕心沥血,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保驾护航!
30年来,王玉堂从普通民警干到派出所所长、巡逻队长、警务督察队长,年任蕲春县公安局副政委。
一份辛勤一份收获!一路走来,王玉堂荣誉满满:
年,被省公安厅评为“”报警服务先进个人;年,被省公安厅评为“优秀警官”;年,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被省公安厅省人事厅授予“湖北省公安系统优秀警官”称号;年,被省公安厅评为督察工作先进个人;连续10年当选全县“十佳民警”“十佳政法干警”,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被中共蕲春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年被黄冈市人民政府授予“黄冈市劳动模范”……
12月8日,记者再次来到蕲春,了解到英雄王玉堂一串串不平凡的经历。
全文共字
5分钟阅读
英雄背后的光环
——蕲春县公安局副政委王玉堂二三事
小青年街头斗殴,他赤手空拳挺身而出
在平时,王玉堂除了爱写诗,还有个记日记的好习惯。
翻开他的日记本,里面赫然写下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话语:我无法平息自己,只有一阵阵徘徊不定的脚步,涌动出我难以平静的情绪里快要胀满的一团团热热的气流。
那是十年前的一个夏天发生的事,那天刚好也是周末,时任横车派出所所长的王玉堂在家休息。中午时分,王玉堂出门办事,走在蕲春县城漕河街大转盘处时,突然见一群小青年手持砍刀正追砍一名年轻人,这名年轻人绕着转盘跑,很快被砍倒在地。
这群青年在做什么呢?眼看倒地青年危在旦夕,王玉堂来不及细想,几步赶了过去,大喝一声:“住手!我是公安局的!”
虽然王玉堂当时穿着便服,但他的气势镇住了这群小青年,十几名小青年顿时四散而逃,其中一名青年逃跑时摔倒在地。
王玉堂迅速赶过去将这名青年按倒在地上,这名青年不断挣扎,并用刀向王玉堂攻击,王玉堂的虎口处被划开,鲜血直流,但他没有松手,在与这名持刀青年搏斗10多分钟后,恰好一名同事路过,见到这一幕,赶紧上前协助他将这名青年抓获并扭送到漕河派出所。
后来,漕河派出所以这名被抓获的青年为突破口,打掉了一个作恶多时的涉恶团伙。每每谈到这些事儿,王玉堂脸上总是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身为公安民警的自豪和自信。
菜场里偶遇逃犯,他机智乔装安全生擒
逃犯的身上没有特殊标识,谁能一眼认出?王玉堂能!
年5月6日,也是双休日,结婚不到一个星期的王玉堂陪妻子到菜场买菜。突然,王玉堂停住脚步,努力思索着什么。妻子王小林见丈夫停滞不前,急忙转来问道:“你干什么啊?怎么不走呢?”王玉堂拉住妻子的手,贴着耳朵说:“前面那个男的,很像一名逃犯!”妻子顿时一惊。劝道:“这些亡命之徒身上都带有凶器,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要动他的好。”
“如果是逃犯,一定要将其抓住!”王玉堂对妻子说道。
一个细节很重要。为确定该男子是否是逃犯,王玉堂故意快步上前,而且见一个路人就问好,让人感觉附近的人都是他的朋友,以此来麻痹该男子的注意力。当走到该男子身边时,王玉堂仔细一瞧,不出所料,该男子正是他们到处抓捕的逃犯。
为防止犯罪分子逃脱和伤到附近群众,王玉堂心中暗想:必须一招制服,不能让犯罪分子有反抗机会。为做到万无一失,王玉堂跟随该男子到达一空间大的地方,趁该男子不注意时,王玉堂一个猛虎扑食,迅速将该男子扑倒在地。妻子王小林见状,急忙大呼:“抓逃犯啊!”
路人见王玉堂与犯罪分子扭打在一起,急忙上前帮忙,在群众的帮助下,王玉堂成功将这名逃犯制服并扭送到派出所。
获悉该男子是逃犯时,路人纷纷为王玉堂的英勇行为鼓掌。
老百姓的事大于天,他把群众装在心底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王玉堂不管走到哪里,都把老百姓装在心里,老百姓的事就是他的事。
“在蕲春田桥工作的几年里,他就像一枚向内旋转的螺丝钉,与这里的每一个群众紧紧地拧在一起,以至于在离开田桥20多年后,他亲民、为民、爱民的故事,还在这片土地上传扬”。蕲春县檀林镇龙井村党支部书记田凤贵说。
年的一天,王玉堂到龙井村调查走访。他看到15岁的少年田宏友衣着破烂,本是上学的时间,他却在河边扯猪草。王玉堂向村书记询问这孩子的情况。得知田宏友出身贫寒,父母身有残疾,妹妹先天智障。由于家庭贫困,他不得不辍学在家,过早地担起家庭的重担。
听完介绍,玉堂眉头紧锁,神情凝重,他当即表示:“宏友上学的费用由我来承担,不能因为贫困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当天,玉堂就带着田宏友到学校报到,并帮他交清了学费。
之后,王玉堂一直资助田宏友读完书。在田桥,受王玉堂资助的学生,何止田宏友一人?
田凤贵说:该村10组村民杨水民,因做生意亏本导致家里债台高筑。年,杨水民的儿子杨勇以田桥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县一中。寒门出骄子,这本来是一件光耀门楣的事情,但杨水民不支持儿子继续读书深造,逼着孩子跟他学做生意。
杨水民脾气倔,认准的事情三头牛都拉不回,村干部上门做了几次思想工作,都是无功而返。一次电话里,田凤贵和玉堂聊起这件事。王玉堂生气地说:“还有这样的犟牛筋?这书一定要读,家长的工作我来做。”
第二天一大早,玉堂就搭早班车,火急火燎地赶来了。他提着水果来到杨水民家,好话说尽,杨水民就是油盐不进。末了,杨水民说:“伢儿读书可以,学费你来出。”王玉堂把胸脯一拍,说:“我出就我出,走,让孩子上学去!”
在王玉堂和他朋友的合力资助下,杨勇顺利读完了高中和大学。
田桥地处大山深处,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百姓到乡里办事,最远的一趟要走3个多小时。为了方便群众,在田桥工作时,王玉堂立了一条规矩:派出所24小时轮班值守,全天候为百姓服务,绝不让他们白跑路。王玉堂以身作则,将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后来撤乡并镇。
有一年大年三十的下午,王玉堂正在所里值班,泗流山村一个姓查的村民急匆匆地跑进来。原来,这位村民的老婆难产,生命垂危,乡里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医生建议立即转院。田桥出租车本来就少,再加上正值春节,跑出租的人就更少了。姓查的村民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到派出所来寻求帮助。
情况紧急,不能耽搁!王玉堂亲自开着警车,连夜将医院,并帮他们找大夫、办手续,还垫付了医药费。终于在新年的钟声敲起之后,病房里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母子平安。
在田桥工作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王玉堂就是以这样博大无私的爱,温暖着大山里的群众。
最是英雄有热血,最是情怀能动人。
柴米油盐不过问他在家人眼中是“工作狂”
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本来我是一位不爱哭的女人,但一提到丈夫,我的眼泪禁不住往外淌。”王玉堂的妻子王小林对记者说。
“他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但他是一个称职的人民警察!”王小林说,“我认为他就像一台崭新的发动机一样,浑身有使不完的干劲。接警、办案、调解事事亲力亲为,田桥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上至乡干,下至普通百姓都知道他。到如今他离开那里20年了,还与他们有联系。”
“我为他曾经流了四次眼泪。他在田桥工作三年,我和儿子在田桥过了三个春节。为让炊事员回家过年,我们要自己动手做饭。有次我到派出所前面一条河洗菜,山区的冬天特别冷,刺骨的河水冻僵了我的双手,半天都回不过神来,我冻哭了,这是我为他流的第一次眼泪”。
“有一年,我突然胃出血,很难受。正好他到漕河办事,因为做胃镜很可怕,我要他陪下,我取了药后,他就匆匆地离开了。我一个人躺在床上,因为药物的反应特别难受,身边连个烧水的人也没有,我委屈地哭了,这是我为他流的第二次泪”。
“有一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在凌晨一点钟左右,我发现身边的儿子浑身滚烫,孩子哼哼地叫,我吓得迅速起床,抱上儿子冲下楼,赶到镇卫生院时,人们都入睡了。我从一楼找到三楼也没有找到医生,我急哭了,这是我为他流的第三次泪”。
“有天下午,县局召开科所队负责人会议,我知道他会来开会,因为有两个星期没有回家,我想这次他肯定会回来,结果晚饭时没有看到他的人。我找个电话打过去,田桥派出所那边说他正在往所里赶的路上。回田桥要从家门口经过,他路过家门而不入,我气哭了,这是我为他流的第四次泪”。
“作为王玉堂的妻子,他做的事能够得到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肯定,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即使流再多的泪也值得!”接受记者的采访时,王小林的泪水一直未干。
“在王玉堂主管刑侦工作的四年期间,全县发生命案16起,破获18起,其中命案积案2起,破案率%,追回了命案逃犯9名,实现了公安部规定的‘命案全破’目标,保持了蕲春县公安局连续11年‘命案全破’的辉煌战绩!”蕲春县公安局政委胡新志说。
采访完毕,王玉堂的身影在记者心中渐渐放大,他用一个个平凡而忙碌的日子串起来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忠诚”二字。王玉堂有一种向往,叫做天下太平;王玉堂有一种追求,叫做百姓安宁!(记者何国顺通讯员董剑飞)
来源:鄂东晚报责编:李林清、邓霁桓
投稿:cnqich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