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临近,在目前疫情形势下,能离厦出行吗?入厦及返岗返校有哪些要求?根据市防控办发出的相关要求,记者梳理了“十问十答”。
1问:假期出行有什么要求?
答:非必要不离省。机关、企事业单位严格人员外出审批手续。离厦的,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返厦后立即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2问:对出行目的地有什么要求?
答: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区)及有本土病例的城市。
3问:省外人员入厦有什么要求?
答:入厦必报,核酸必检。省外入(返)厦人员均应主动接受检测,可在“一场两站”(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高速公路查验点或便民采样点进行检测。有涉疫城市旅居史的,需主动向社区、单位或酒店报备。
4问:核酸检测方便吗?
答:为满足假期市民、旅客需求,全市设置个便民采样点,提供免费服务。倡导所有入厦人员,在抵厦之际、离厦之前就近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5问:节后返岗返校有什么要求?
答:所有返岗人员需在5月3日至8日六天之间完成一次核酸检测。所有返校师生员工,需于5月5日至9日五天内由所在学校组织完成一轮全员核酸检测。
6问:旅游有什么管理要求?
答:全市各旅游景区、公园实行“预约、错峰”限流。游客要按规范佩戴口罩。
跨省旅游三个“暂停”:暂停接待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团队,暂停接待14天内有病例的设区市旅游团队,暂停涉疫地区“机票+酒店”线上业务。
7问:入住宾馆、酒店有什么要求?
答:入住均需扫场所码、查行程码、验健康码,仔细询问旅居史。省外入厦人员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入住,没有证明的当天就近进行1次核酸检测。
8问:外出用餐有什么要求?
答:就餐人员要测温、扫场所码和佩戴口罩等后方能进入餐饮场所。餐饮单位要加大座位间隔,做好餐厅通风消毒,控制同时就餐人数,减少人员拥挤聚集,员工均要佩戴口罩。
9问:举办各类聚集性活动有什么要求?
答:尽量减少大规模聚集性活动,减少聚餐聚会,原则上封闭场所的聚集性活动不超过50人,倡导家庭聚餐聚会不超过10人。大型文艺演出、展销促销等活动非必要不举办。
10问:新冠疫苗接种是否照常开放?
答:五一期间,市民可登录“美丽厦门智慧健康”小程序进行接种点查询和预约。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是非常必要的,无接种禁忌的应尽快接种。完成全程接种满半年的人员应尽快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厦门市新冠政策咨询专线-
思明区疾控中心-
湖里区疾控中心-
集美区疾控中心-
海沧区疾控中心-
同安区疾控中心-
翔安区疾控中心-
这两天,平和、龙海、南靖等县区也陆续发布通告和提醒事关大家“五一”期间出行小伙伴们看清楚啦!平和县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通告
第14号
“五一”假期将至,人员密集出行、流动性增大,疫情防控压力加大。为严防疫情输入,有效降低传播风险,切实保障群众健康,县疫情工作指挥部特发出健康提醒:一、提前主动报备。
近14天内有北京、上海、江西上饶市万年县、广东广州等中高风险区或发生本土疫情的低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或与通报病例行程轨迹有交集的入返平和人员,以及健康码为“红码”或“黄码”人员,入返平和前须提前向目的地所在村(社区)和单位(或所住酒店)报备,并配合属地落实医学观察、核酸检测等健康管理措施。
二、落实健康管理。
即日起,从北京市入(返)平人员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入平,且抵达我县目的地后24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其中有病例报告所在区的入(返)平人员在抵达我县目的地后需在3天内进行2次核酸检测(2次核酸检测需间隔24小时),等候检测结果期间需遵循居家健康监测。对4月11日以来已在我县的北京市入(返)平人员,请主动进行报备,并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同时,省内低风险地区人员可以在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绿码、行程码无异常、体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在省内跨地市有序流动。
省外高风险地区入(返)平人员要实施14天集中医学观察;中风险地区入(返)平人员要实施14天居家医学观察(不具备居家医学观察条件的,应转为集中医学观察);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除中高风险人员以外的其他入(返)平人员实施“7+7”措施,即7天居家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省外重点地区入(返)平人员,严格落实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部分重点地区人员入(返)平需落实14天居家隔离);其他低风险地区入(返)平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入(返)平后24小时内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落实3天居家健康监测,第三天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有序流动。
三、非必要不远行。
请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