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对于人的一生来说不算短暂。对于来自湖北的孙学奇而言,从而立之年到年过半百,他走过了备受煎熬的24年。年,第一次出远门的母亲在广州走失,从此杳无音信、生死未卜。这么多年来,他与家人数次踏上寻母之路,年,广州日报也曾报道过这段寻母故事,却终究没有盼来奇迹。
近日,孙学奇再次赴广东寻母,一路沿着母亲可能走过的路,从清远一直找到广州,去过派出所、精神病院,甚至前往殡仪馆搜寻无人认领的遗体。
孙学奇坦言,这么多年过去,自己饱尝子欲养而亲不在之痛,始终难以释怀,无论母亲是生是死,总希望得到一个答案。
为寻母哥哥曾在广州定居7年
家人设下万重酬
“重回妈妈走失之地,心一阵阵的痛,做儿女的多么盼望与你团聚啊,妈妈你在哪里?”昨天,刚到广州火车站,孙学奇就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心仿佛被往事撕扯,思绪将他拉回了24年前。
年5月,母亲尧菊梅第一次出远门,从湖北老家到广州看望在此打工的小儿子。当时,尧菊梅与一老乡结伴到广州火车站买返程票,因站外人多,老乡叮嘱尧菊梅在原地等候。谁知,当老乡买票出站后发现,尧菊梅就不见了。“走失时,母亲身上只有元和一张老乡的身份证。”孙学奇回忆,那一年,母亲55岁,身体健康,不识字,只会说湖北崇阳当地方言。
得知母亲走失后,在外打工的孙学奇和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弟弟章方良,先后赶到广州寻找母亲。报案后,兄弟俩不放弃任何一条线索,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广州的大街小巷,四处贴寻人启事,把母亲有可能去的地方都一一搜寻,看到沿路乞讨或流浪的人也会上前询问,但找了一个半月,毫无结果。
“母亲会不会想走回老家呢?”孙学奇心想。如果是这样的话,国道就是必经之路。年,他索性把家搬到了广州,开泥头车谋生,以便四处奔波在国道沿途的村庄寻找母亲,一直到年才回湖北。再之后,弟弟章方良曾从美回国,到广州、韶关等地寻母,并设下了万元的酬金,不过,兄弟俩的努力都没换来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寻母也变得越发渺茫。
一路上好心人相助
让他从未放弃寻找
孙学奇告诉记者,重阳节期间,看着电视里寻亲团聚的故事,找回母亲的想法就愈加强烈。他放下生意,带着老家派出所开的介绍函,再次到广东来寻找母亲。沿着国道,孙学奇不敢错过沿途任何一个城镇和村庄,先后走过清远英德、清远阳山、广州从化等地,每经过一个地方,他都到当地派出所查询失踪人口资料,进入乡镇派发寻人启事,甚至到电视台投放寻亲广告。
“每经过一个乡镇,我都把小汽车停在人多的地方,把半人高的纸板挨在车两旁,纸板上张贴着母亲的肖像和资料,我也在旁边派发寻亲启示。”孙学奇说。他说,自己每天要接几十通甚至上百通热心电话,还加了50多位 “24年过去了,走失的母亲如果还活着,已经79岁了。多年的颠沛生活,母亲也许已经离开人世。”面对这个始终不愿提及的可能性,孙学奇还是决心要试一试。昨天,在记者的陪同下,孙学奇来到广州市殡仪馆。站在无人认领尸体公告栏前,孙学奇探着身子,细细比对三个月内的50多条无人认领尸体的信息,却没有发现母亲尧菊梅的名字。
孙学奇坦言,他有兄弟姐妹六人,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始终含辛茹苦,教导孩子勤劳善良。“小时候家里穷,为了凑出孩子们的学费,母亲能省则省,冬天都没穿过一次棉袄。”孙学奇感慨。在母亲的教导下,几个孩子都很懂事,有三人考上大学,弟弟章方良更是到美国留学读博士。而在本报年的报道中写道,弟弟章方良寻母未果后,含泪在博士论文扉页上写道:“本文献给我的母亲——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连自己名字都不认识,却倾其所有,把我培养成了博士。”
“24年了,母亲的走失始终是全家人心中的结。”几年前,父亲去世前,叮嘱儿女一定要找到母亲。“妈妈为我们劳累了一辈子,没有享过一天儿女福。”有时候看到路边的拾荒者,孙学奇想到自己的母亲,都感到特别揪心。孙学奇坦言,虽然寻母之路困难重重,但他仍会继续寻找,他希望有好心人提供亲人线索,若有母亲真实准确的消息,他们愿意支付一百万元的酬金。“无论母亲是生是死,我们都想得到一个答案,就算母亲离世,我也希望找到她的骨灰带回家。”
失踪人资料:
尧菊梅,现年79岁,湖北省崇阳县人,身高1.55米,圆脸,脸上有少量白麻斑,右眼靠近眼角处有块结疤痕印,不识字,不会讲普通话,年在广州火车站走失,身上携带着陆碧温的身份证。
来源:广州日报全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报料
合作
资讯
美食
招聘
求助
邮箱:
qq.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个好白癜风可以治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