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配上音频看评论更棒哦!戳下面就能听)
说起钟乳石,不少人还不太了解。钟乳石,又称石钟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钟乳石的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或几十万年时间。正是由于形成时间漫长,钟乳石对远古地质考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而且,钟乳石不仅有着较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还有着十分独特的药用价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钟乳石资源属于国家所有,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破坏或者擅自开采。但是,近日一条关于钟乳石被破坏的消息着实让人感到气愤,原因是有着万亿年历史的钟乳石居然被一名男子人为地踢断了。
来自媒体的消息说,5月29日,一名男子在贵州省潜龙洞景区内,三脚踢断了一根30厘米左右的钟乳石。现场的视频显示,这名男子踢了两脚后看到钟乳石没断,便又补了一脚将这根钟乳石彻底踢断。这名男子在踢断钟乳石后,还和身边的另外几个朋友指着被踢断的钟乳石说了几句话,步道上的其他游客也纷纷侧目。男子并没有将踢断的钟乳石带走,而是沿着步道继续前行。潜龙洞景区位于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距梵净山桃花源景区20公里,海拔米,是武陵山脉最高的溶洞群。
据考证,该溶洞群从几十亿年前开始形成,属于较为罕见的生长于白云岩石层中的古溶洞群,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相关专家表示,30厘米钟乳石的形成至少要数万年,而且被踢断后,也很难恢复曾经的样子。事件发生后,潜龙洞景区的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当地派出所对这名不良行为游客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根据贵州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及《游客不良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对其处以元罚款。
对于这名男子的恶行,网友们予以了强烈的谴责,称其为地地道道的“渣男”。有网友建议让其先赔偿景区的损失,再把他列入诚信黑名单,让他在哪个景区都无法露脸。还有气急了的网友更是疾呼“判他个无期徒刑才解恨”,网友们的义愤填膺由此可见。虽然有的网友们的留言缺乏应有的理性,但是,对于这种在风景名胜区公然损毁文物古迹的做法,真的是让人感到十分的气愤。
众所周知,文物景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象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精神价值、研究价值、欣赏价值和历史价值。文物景观是老祖先与大自然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是花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它之所以珍贵,是因为经过几百、几千、上万年的风雨侵蚀等自然灾害和战乱,能够流传至今的文物景观很稀少了。而且,文物景观是不可复制的宝贝,日用品坏了,可以再生产制造,文物景观却不同,它不能再生产,一旦损坏就永远不能复原。即便是运用再高明的科技和手段生产出的东西也不是文物景观,而是没有任何文物价值的仿制品或赝品。因此,保护好文物景观对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是,在我们的周围,就像这位故意踢断钟乳石的渣男一样,人为破坏文物景观的现象很多。从武当山“最强到此一游”到北大花神庙变“许愿墙”,从民国建筑金陵台、妙高台被“强拆”到五座先秦古墓被毁,文物古迹被损毁之事层出不穷。有的是个人破坏,而有的则是单位或公司,甚至是政府部门破坏。比如曾经轰动一时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武报恩寺建设控制地带内违法建设案,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年8月至年8月,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人民政府违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武报恩寺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要求,在“建筑层数不得高于5层,檐口高度不得高于17米”的二类建控区域内,未经审批擅自决定建设高80米25层的“金沙国际广场”项目。为规避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平武县人民政府擅自发文越权调整报恩寺保护区划。尽管四川省、绵阳市两级文物部门多次责令其停工,但平武县人民政府未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违建,使该项目两座塔楼分别建至25层、20层,部分封顶,大幅突破了报恩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控制要求,严重破坏了历史风貌。而此案也是一起典型的县级人民政府法人违法且严重失职案件,被国家文物局通报批评并被严厉问责。
对于严重损毁文物古迹的违法事件,党中央、国务院与国家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依法处理文物周边违法建设屡禁不止的问题,像落实八项规定一样,对违法违纪行为严肃处理。而且,在《刑法》《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对于故意损毁文物古迹的行为也有着明确的规定,情节严重者就会触犯《刑法》,面临刑事处罚。
《刑法》第条规定: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故意损毁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我们认为:面对屡屡遭到破坏、损毁的文物古迹,我们一方面要不断加强教育提升公民的文物保护意识,同时还要加大对破坏文物者采取严厉惩罚措施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让文物保护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