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的所有乡镇街道村居委会,都

万载历史悠久,三千年前就有人居住。

三国时期孙吴黄武年间(-年)开始单独设县,取名阳乐,县府中心设在罗城,这便是万载县单独列为县级行政单位的开始。

?万载又名阳乐、康乐、建成……你知道吗?

小北关

唐代武德五年(年)以后,县城迁龙山下,县城设置孝义、裕众、肃政、双桂四坊;农村划分高侯、万载、进城、康乐四乡。

县政府广场

迭经变易,时有增减,发展至今,下辖康乐街道办事处、株潭镇、黄茅镇、潭埠镇、双桥镇、三兴镇、罗城镇、高村镇、高城镇、白良镇和鹅峰乡、马步乡、赤兴乡、岭东乡、白水乡、仙源乡、茭湖乡等9镇7乡1街道办,个行政村,19个居委会。

?你所不知的,万载这3个“乡镇”!

康乐街道

康乐街道(原康乐镇)地处万载东南部,为县城所在地,从唐武德五年(公元年)起,一直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万载古八景之“龙河晚渡”“坤山夕照”“笔架回澜”在其境内。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阳乐村、里泉村、猛辉村、东升村、十字布村、联和村、兴联村、联星村、福星村、康乐村、东门、北门、南北、务前、金三角等社区。

黄茅镇

黄茅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素有“小南京”之称。今有铁山界古庙、云峰岩洞、高峡平湖、金钟落湖、杜将军墓、观音降岩、泉塘涌珠和凉亭古樟等八景。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黄茅村、和平村、兴源村、大土村、光明村、永安村、前进村、洪如村、水源村、中罗村、南岭村、兴泉村、王布村、路下村、源头村、柯树村、三星村、南江村、军屯村、林场村、居委会。

株潭镇

明洪武年间,彭氏由吉水迁此,因河中有一深潭,岸生大槠树,冠漫河对岸,而得槠树潭之名,后简称株潭。境内属丘陵,地势西高东低,属蜀江上游,有“十段、九岭、十三冲”之称。江西省百强中心镇、全国重点镇、江西省魅力乡镇十强、江西省文明村镇。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上坊村、同胜村、车陂村、丰林村、石塘村、石岭村、长和村、枣木村、模山村、获富村、杨沅村、后搓村、株山村、亭下村、红星村、居委会

潭埠镇

唐(玄宗)朝,此地有一深潭,潭边有块鸡形石,名鸡公潭,明崇祯年间改称潭溪。清康熙年间,刘氏在此建码头(俗称埠岸、埠头),改名为潭埠,尔后店铺增多,称潭埠街。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中正乡。傩舞之乡、花炮重镇、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和谐新镇。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潭埠村、新开村、陂田村、山塘村、濠田村、池溪村、天扬村、芳林村、塅源村、茵果村、昌集村、排江村、新田村、居委会。

?老家,潭埠!

双桥镇

双桥镇系万载县的交通咽喉,是万载县区划图的中心,旧有“赣西商埠”之称。双桥街地跨牟溪,古称牟村。清乾隆年间,跨牟溪建石拱大桥连接河东、河西两条街,更名大桥。年9月(因与清江县大桥公社重名)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取自然镇两桥相望的含义更名为双桥。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清城村、山溪村、玉泉村、西江村、大桥村、龙田村、绍江村、柏树村、宅上村、昌田村、浩石村、水南村、黄源村、深塘村、尚庄村、居委会。

高城镇

南宋绍兴二年(),王氏由株潭后槎迁居此地,设店贸易,渐成规模。时值高蔡阳造反领兵至此,见境内山水俱佳便屯兵养马,欲筑城建府抗衡官兵。后岳飞征杨幺便道经此。高扬言“有翅飞过,无翅打仗”。高被岳飞战败阵亡。后人因此取“高城”之名以对高的怀念。高城礼山有汤周山,现为丰顶山,传说东晋安帝时,曾有汤、周二人在此修道,故名汤周山。西周、东周遗址见证了高城悠久的历史。万载“古八景”中的“紫盖浮云”、“汤周雪霁”坐落在高城境内。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联胜村、桥西村、烧田村、奇丰村、南庙村、桃源村、梅源村、里山村、复胜村、大坪村、高城村、团结村、谷源村、居委会。三兴镇

相传南宋初期,邬氏迁居此地,开发大片土地,其中有一丘有三百把(约12亩),取名三百丘。明洪武年间,里裕乡人从闹场迁此地后设店开坊,遂成街市。年,取兴旺发达之意,三百丘改名为三百兴,简称三兴。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三兴村、湖源村、花塘村、万岁村、沙潭村、石蛇村、杭桥村、红旗村、闹坪村、漕沅村、居委会。罗城镇

罗城镇位于县境东部偏北,为古阳乐、康乐县城所在地,属丘陵地貌,东南多平原,西北多高山,为三国时阳乐县、晋时康乐县县治所在地。因地形圆平似锣,谐称罗城。清初建有木柴陂,陂头开店设坊,又称罗陂头。罗城手工扎粉素以色白如银,条索柔韧,入口爽滑著称。罗城镇的手工扎粉制作可上溯至明朝,可谓历史悠久。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罗城村、麻田村、水浒村、卢洲村、黎明村、湖溪村、南恒村、藏溪村、横坑村、居委会。

白良镇

古时此地为白茅洲,南宋末期范塘陈氏迁居于此开垦粮田,取名白粮。相传明朝中期,此地敖小娘被选为妃,入宫后被严嵩所陷,皇帝含泪割爱,赐其回家减税免粮,亦称白粮。谐称白良。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白良村、良福村、行田村、范塘村、坑口村、廖杭村、岐里村、锦江村、居委会。

高村镇

北宋年间,高氏迁入桃花山下建村,因四面高山环抱,而得高村之名,清康熙年间,王氏由长宁迁入聚居。境内山高水冷,梯田、冲田多,塅田少,有“高村上下十八里,河宽十八(驳)桥,七形九洲十八湾”之称。全县最高峰—仙姑岽,海拔米坐落在境内北部。黄壁仙坛(俗称仙姑坛)位于此。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年荣获全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高村村、上村村、新竹村、双洞村、岐源村、严田村、新联村、大坳村、同心村、白泉村、西坑村、黎源村、居委会。

鹅峰乡

鹅峰乡地处县城东郊偏南,交通便利,境内蜀江蜿蜒而过,国道与万芳公路贯穿东西。属丘陵。乡以鹅鼻峰而得名。万载古八景之“鹅峰耸翠”“石笋凌空”“小岭樵歌”在其境内。“全国文明村镇”、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江西省第四届文明村镇。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东田村、田江村、东溪村、布塘村、益连村、涂泉村、严坑村、多江村、长江村。

马步乡

马步乡位于万载县城南郊,以马步自然村得名,相传早在二千多年前,位于宋家坊南2.6千米处,有一练马场,一位白马将军因马失踪而改步行,其步行速度竟与白马一样快,故名马步。是全县夏布主要产地之一。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寨下村、后塘村、带塘村、洞口村、黄村、银田村、布城村、郭村、新民村、宝石村、泉塘村。

赤兴乡

赤兴乡地处万载西北边陲,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山区乡,东邻双桥镇,南靠双桥、潭埠镇,西毗白水乡、湖南省浏阳市,北接仙源乡。清乾隆末期,白杨寺寺僧杨德侍在白杨店开设店铺而扬名。后宋、辛等姓迁入聚居。土地革命时期,此地创办红军学校,驻扎过红军兵工厂、造币厂、缝衣厂、医院,白杨店改称赤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土改时取该乡赤杨、复兴两地各一字为赤兴。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新华村、镜山村、楼山村、皂下村、浙桥村、花桥村、书堂村、居委会。

白水乡

白水乡位于县境西北,地势北高南低,成带状形盆地。东有“卓笔尖”与赤兴乡相连,南有“寒婆坳”与潭埠镇接壤,西有“旗燕山”与黄茅镇分界,北有“葛藤岭”与湖南省浏阳市小河乡毗邻。乡政府驻地阳澄桥,距离县城48公里。南宋建炎间(~),阳氏由庐陵游历至此,见苍山耸峙、绿水湾环、四山拱卫、风景佳丽,遂迁此建村,得名山弯,因溪水清冽纯白,波光莹澈,故名白水。阳澄桥始建于明武嘉清丁酉年(),名六一桥(因欧阳人氏系“六一”之郡)。清康熙十三年()和六十年()先后两次倾倒。清嘉庆六年(),欧阳澄后裔欧阳泰重加修造。桥名虽为“六一桥”,但乡民为纪念欧阳澄之功德,传唤为“阳澄桥”。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老山村、永新村、槽岭村、白水村、文义村、月形村、罗桥村、居委会。

茭湖乡

茭湖乡位于万载县城北部,地处黄皮尖之南,东邻三兴,西与仙源接壤,北连高村镇,南靠白良乡。明末,广东祝、施、古三姓相继迁入此地,因村子四周群峰环抱,两溪汇合之隘口形成了荒芜湖泊,长满茭草,始称茭芜。清顺治二年(),白水书堂茭湖等地山崩地陷,荡民居淹禾苗,此处致使小湖淤塞,产出茭笋,故名茭湖。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茭湖村、槽头村、东江村、上峰村、上坪村、谢溪村、西源村、居委会。

岭东乡

岭东乡位于县城南部,因其在大关岭以东,故名岭东。地处大关岭与峰顶山之间,四面环山,中间两个天然盆地,属半丘陵半山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邻高城乡,西接株潭、潭埠两镇,北与双桥镇接壤,南靠袁州区楠木乡。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小关村、东山村、田心村、苏溪村、荷岭村、兰田村、柴田村、居委会。

仙源乡

仙源乡地处万载县西部偏北,东邻茭湖槽头,南傍赤兴浙桥,西与湖南省浏阳县张坊镇富溪村交界,北接官元山林场。古有岳姓人创居,因境内层林叠翠,源头活水,尤如仙境,得名仙源。清初,韩王两姓迁入,与岳姓争山夺地,岳姓处迁,以人稀地小改称小源。新中国成立初复称仙源。表芯曾为当地主要特产,清末至民国初,80余纸槽生产表芯远销上海、长沙、武汉、南昌等地。

行政村(居委会、社区):仙源村、青溪村、双溪村、新市村、横岭村、乐坪村、高岭村、株木村、居委会。

老家记忆拾取流年

长按







































白颠疯病初期什么症状
郑州专治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zaixianzx.com/wzxms/1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