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上坊这个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工厂

合作(周)掌圈相亲交友特价商品拼车小说

---------------上图为广告推广--------------

万年讯暖阳高挂的仲秋时节,万年县上坊乡富厂花门楼村翠绿的雷竹、黄澄澄的稻谷和远处一幢幢崭新楼房,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农村美景。“这眼前的变化,多亏雷竹的产业帮扶。”上坊乡扶贫站副站长徐爱华表示。

富厂村位于万年县城东郊3公里处,全村户,人,其中贫困人口58户共计人。该村共有耕地.55亩,林地约亩,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增多,土地撂荒现象时有发生,一边是土地资源的浪费,一边是村级集体经济的薄弱。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和“两委”班子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就地取材,让这些荒地变废为宝,首先引导群众大量种植雷竹。富厂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经费严重不足。为此,该村向上级有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5万元用于雷竹产业发展,并积极对接“一村一品”、村级卫生室、村级就业重点工作站等项目资金90余万元。

上坊富厂花门楼村雷竹合作社是目前该村最大雷竹种植基地。“走,我带你们去参观我的雷竹林……”听说笔者前来采访,该合作社负责人陈正荣激动地介绍,“那一片80亩都是我种的雷竹。雷竹出笋早、笋期长、产量高、营养高、笋味美,新造林5年可达到高产,亩产值2万多元,科学管理后最高亩产值达4万多元。”

陈正荣在雷竹产业发展上已经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幸福路,如今他也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该合作社与25户贫困户签订了帮扶协议,每年每户分红金额不低于元,还为想发展雷竹种植的贫困户免费提供种植种苗,种植简易设备、技术培训及指导服务。

除了发展雷竹产业,该村更是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推脱贫攻坚,把“输血式”脱贫模式向村组自我发展的“造血式”脱贫和贫困户劳有所得的“参与式”脱贫模式转变,让“一分荒地长出三份金”,即村委会以元每亩的价格,付给村民荒地租赁金,按目前30亩规模计算,可以增加村民收入1.2万元;村委会以每天60至80元的价格,付给贫困户工资,带动贫困户就业23人,人均年收入可增加至元;农作物收成后获得的收益,按一季芝麻纯收入元/亩,一季油菜纯收入元/亩计算,全年增加村集体纯收入约10万元,增强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同时提升了脱贫开发的质量和效益。

(胡钱伟)

---------------下图为广告推广--------------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zaixianzx.com/wzxms/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