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吴仲廉
吴仲廉,原名统莲,年12月6日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城关镇。年夏天投身革命。年4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马日事变后,回宜章,参与组建中共碕石特别支部,任组织委员。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4月,上井冈山,任红四军前委组织干事。年6月,吴仲廉和曾日三在井冈山结婚。年,调任红军总司令部直属女子义勇队指导员,后历任红三军政治部秘书、总支书记,医院政委,福建军区政治部副科长,红九军政治部敌工部副局长。年,参加长征。
年11月,随西路军在甘肃河西走廊遭敌包围,突围中被敌俘虏,医院服劳役。年8月,经周恩来、叶剑英等与国民党交涉后,获释回延安。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曾日三牺牲后吴仲廉与江华结婚。抗日战争时期,吴仲廉先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组织部长兼秘书长,第一纵队政治部秘书长,中共辽东分局妇委书记,中共安东省委委员、妇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浙江省委委员、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监委副书记、省委妇委书记、省政法委员会副主任、党委书记、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省委政法领导小组组长,曾当选为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中,遭残酷迫害,于年1月19日含冤逝世。后被平反昭雪。
14、吴富莲
吴富莲,年生于福建省上杭,年7月参加少年先锋队,不久任少先队队长。年,吴富莲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调中国共产党上杭官庄区委工作。次年,任区苏维埃政府妇女部长。年4月,调到中国共产党闽粤赣省委(后改为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工作。年4月,被选送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任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妇女部长。
年夏,第二次进中央党校学习,因形势紧迫提前结业,被派到新成立的闽粤赣省委做扩大红军的工作。10月,红军主力退出中央苏区,她和邓六金、危秀英等随红一方面军长征,医院干部连担架排任政治战士。年6月,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她被调到红四方面军工作。年7月,红军第二、六军团在甘孜与四方面军会师,她被任命为妇女先锋团政治委员。
同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组织西路军西渡黄河,以便打通国际路线,争取苏联的援助。年3月,妇女先锋团转到祁连山一带,被敌军追上,大部分官兵牺牲,她负伤被俘,后吞针壮烈牺牲,时年25岁。年,吴富莲被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15、邱一涵
邱一涵,字信珍,年12月27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芦洞乡丁家源村,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红三军团政治部青年干事、中共万载县委书记、湘赣省委妇女部长、红军大学共青团总支书记、政治教员等职。年10月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后,邱一涵任中共陇东特委妇女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和丈夫袁国平被派往皖南新四军军部工作。袁国平任新四军政治部主任,邱一涵在军教导队先后任宣传科长、组织科长。年任抗大四分校政治部主任。皖南事变中,袁国平壮烈牺牲。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局后方政治部组织科长,华东局组织部干部科科长,华东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抗大四分校政治部主任,华中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等职。
全国解放后,又历任中共南京军区机关党委书记、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兼组织部长、市人事局长,中央妇委委员,华东妇联主任,上海市妇委书记,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监委书记、全国妇联执委,华东行政委员会监察委员,江苏省第一届政协常委等重要职务。年11月2日因患癌症在南京逝世。
16、陈慧清
陈慧清,广东番禺人,年12月生于香港。年参加革命并入党。担任省港织造总工会常委,兼何香凝领导下的国民党省党部妇女和宣传工作。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年与邓发同志结婚。年任中共闽粤赣边区特别委员会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年任中共闽粤赣边省委妇女部长。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陕北后,任陕甘宁边区政府粮食部仓库主任、粮食调剂局主任。
年1月,到达新疆迪化工作。年,新中国成立。陈慧清曾担任过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广东政法党委书记、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省总工会副主席。年9月被选为中国妇女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广东代表团成员。年4月8日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