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历史苏桥乡明代著名古文家苏章

苏章(——)字文简,号云崖,万年县苏桥村人(《余干县志》(同治载,余干北隅人)。

据《苏轼宗谱》记载,苏章乃大文豪苏轼十五世孙。苏轼之孙苏符(官至南宋绍兴间礼部尚书),宋绍兴二十四年()任饶州知府,生子曰峤(荫任刺史),解组后,经余干沔湖(今于苏桥村),爱此山水,遂于家焉,并造一桥通衢,名曰苏家桥。至十三世希善,因避红巾之乱,由苏家桥侨居梅西(今余干梅港),旋迁余干县城北隅。希善乃苏章之祖父,有儒行,生子一玭,字子鉴,号北溪,生平好施予,筑北溪书院,培植后学。苏章自小由家父调教,家业益进,青年时问学于理学家陈献章之门。明成化十一年()登进士第。

苏章初任兵部职方主事,出镇山海关。后转任兵部武选主事,奉命出使岭南(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地区)。回来后又去保定(在河北省)督兵。成化二十一年()正月朔,星变有声如雷,时僧继晓、李孜省以方术蛊惑朝廷,苏章即刻上书,有云:“天下之道一以正,妖僧继晓、咸吏李孜省,动以妖术蛊惑人心,进称圣意,侮弄朝端,倾毁国是,臣请戮之通市以声厥罪。”要求明宪宗绝外方之“贡献”,“藉以窥天朝也”,“不为奇珍所眩。”还要求罢免不称职的官吏,不准宦官干政,以及选用贤能等等。可惜,疏一上,却冒犯了宪宗这个昏君,被贬谪于姚安府(今云南姚安县)通判。后又升为松江府(治今上海市松江县)同知,有政声、擢迁延平府(治今福建南平市)知府。在任时,“崇学校、敦教化、均赋敛、劝农桑,省刑慎罚,创道南祠”,并翻刻当地杨、罗、李三儒文集,努力提高当地文化水平。再升浙江参政。弘治七年(),因患风疾,告假归里,不久病卒,殁年五十四,葬祖地苏家桥(今万年苏桥村旁)。

苏章生平亦勤于学问,喜结友善。与当时名儒胡居仁(余干县人)、吴与弼(崇仁县人)等相友善。胡居仁曾被人诬陷入狱,赖苏章援救出狱,人益贤之。胡居仁(号敬斋)于明成化十九年()病故,苏章亲题《挽敬斋公》一诗悼念:“文章尘土久沉埋,露冷桐梧凤不嘴。惟有梅溪溪上月,夜深还照读书台。”深切怀念这位学友。苏章先后著有《云游集》二卷、《滇南行稿》五卷等,刊之以传。其中《滇南行稿》,存目于《四库全书总目》(卷)集部别集类。这是他任姚安通判时,哀其所作为一集,故以《滇南行稿》为名,末附词四阙,祭胡居仁文一首,附录一卷。但现今留存的诗文已不多,《余干县志》(同治)存其诗三首。苏章平时刻意讲学,诗文皆率意而成。如《康山辞》:“康之山兮灌木樛樛;鄱之湖兮其水悠悠。生民扰乱兮吾生何求?真主出世兮吾死何忧?彼一人之不生还兮吾得焉求?悲屈原之独行兮,誓群入从汨罗之浮游。”由此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感情。

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其不以荣辱为意,如《南行识别》一诗,这是一首赴滇告别戚友诗,其中回顾了自己生平坎坷历程,但决心向古人贾谊学习,决不因境遇受挫而改变人生志向,亦堪称代表作。今录于此,以飨读者。诗云:“苍茫赴南滇,天高气吞肃。发舟龙津头,亲交言迈速。马行十里程,连钱颇踟蹰。稚子健能骑,鞭控不假仆。县官携酒肴,饯行情亦笃。或叙少年时,早蹑丹梯足。身致青云上,名芷黄甲椟。拜官兵选部,宦途漫劳禄。如何十年间,不见一迁禄。或悲越职言,不者机罕伏。鸟以无两笼,马仗鸣辄逐。或抗丈夫志,磊落岂局促。元合亦吾庐,四海皆骨肉。九折九石槛,周旋转地轴。或诋戆且愚,犹未穿鼻犊。莽苍何所之,不受絷缚牧。君停药石言,我有刍荛渎。吾当幼壮年,欲踵圣贤躅。谓峥嵘功名,立可谐梦卜。逐逐鵷鹭引,斗斛穷君粟。封二亲及妻,龙敕金华蹙。大官月再叨,名忝公卿热。吾皇圣且仁,日爱三千牍。天地量无涯,曾何练受戮。二气幻若人,司命各有禄。失马塞上翁,焉知岂祸福。区区不得失,未足系荣辱。长沙湘水深,不洗贾生目。汉文有道时,胡为辄恸哭。南方足兵甲,衣冠化夷俗。天亦有雨露,地亦生草木。担头旧诗书,咀嚼润空腹。我有神慧剑,龙光射晴仙。不寡血吴姬,不化废妖竹。能驱瘴疠邪,能斩元贼毒。能开东海波浪,如是履平陆。能销南离焰,亲向瑶池浴。系以文锦倏,囊以紫霞谷。佩之向腰间,时有光芒烛。日随阳鸟引,夜傍奎壁宿。请君勿复言,听我浩歌曲。一声撤情冥,四顾江山绿。”(成化丙午秋九月十六日作)

《明史》卷,立其传。《四库全书总目》、《江西省志》(光绪)、《饶州府志》(同治)、《余干县志》(同治)等记其事迹。万年历代撰修的县志,均为立其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zaixianzx.com/wzxls/7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