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慎思(公元年~公元年)
长乐潭头镇大宏村人,号称“八闽思想家第一人”。林慎思出身一个书香世家,咸通十年()中进士。第二年中宏词科第一。后任秘书省校书郎、兴平县尉。他执法甚严,豪强都惧其威令。咸通十三年权尚书水部郎中。同年奏准返乡,在长乐南北乡交界处渡桥建震龙桥,消除人舟危渡,造福桑梓。僖宗时期,饥荒连年,百姓流离。僖宗日与宦官嬉乐,不理朝政。慎思与好友余镐屡次上书进谏,均不被采纳。外放任长安万年县令,时邻近官吏敲诈百姓,严刑峻法,独万年县吏治清明,百姓感其恩惠。广明元年(),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今西安)。林慎思出战,失败被执,巢予官不受,却骂巢,被处死。终年37岁。
陈诚之(公元年~公元年)
字自明,一说景明,祖籍金峰后团村。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壬戌科状元,授左承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历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秘书郎。绍兴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出知泉州。不久,召为翰林学士,累官至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卒后谥文恭。
姚颖(公元年~公元年)
字洪卿,祖籍文岭镇阜山村姚坑自然村。宋孝宗淳熙五年()成戌科状元,授签书宁国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召为秘书省校书郎,通判平江府。到任不久便患病身亡,享年三十四岁。患病身亡,享年三十四岁。
陈良彪(生卒年不详)
字绰然,金峰陈垱头村人。南宋宁宗庆元五年()武科正奏第一人,授閤门舍人。二年后,迁任邕州知州(今广西境内)。宋时,邕州属于“极边控扼”之地,驻有朝廷的禁军,他兼任统兵官。陈良彪也是长乐历史上唯一的武状元。
陈良彪,字绰然,长乐麟垱(今金峰镇首台村陈垱自然村)人。
南宋庆元五年(年)己未科武进士第一名。初授保义郎,合门舍人,嘉定二年(年)任右班殿值,四年出任邕州(今广西境内)知州,州属“极度边控扼”之地,朝廷驻有禁军,知州多兼统兵官。他在任曾审一案,判犯人杖一百。宋制有“折杖法”,杖一百实杖二十、杖后释放,良彪令人实杖犯人一百,犯人几死杖下,事为台臣所劾,斥其不懂刑律,几乎草菅人命,有诏勒停。
良彪文武双全,读书勤奋,宋绍熙初寄读于家乡西石岩禅寺。某晚读书后步月后山,见深涧间一白鳝鱼正翘首望月,较平常所见大多,良彪脱头巾镊步其后,一下猛扑得之,烹食之觉鲜美异常。当晚,彻夜烦热,至清晨乃止。自此觉浑身舒畅,血脉流通加快,力气大增,单臂久举50斤石锁毫不费力。
祖厅
考进士那一天,轮到良彪出场,他手舞大刀,呼呼作响,只见影不见人,连水都泼不进,满场考官与举子都看得目瞪口呆。突然,良彪手中的大刀失手掉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急中生智,用脚后跟接住并使劲住上踢,考官大声喝彩,问其此为何招,彪答魁星踢斗。主考大喜,遂定其为武状元。中状元后,良彪故父陈德和赠承信郎,母与妻俱赠宜人及玉花绞。
良彪曾在家乡出资主持扩建麟挡太常陈氏宗祠一座,现有其故居。逝世后葬于金峰岩泉报恩寺西,新建太常陈氏宗祠内有泥塑武状元像。
郑性之(公元年~公元年)
初名自成,字信之,一字行之,号毅斋,祖籍古槐北湖村。宋宁宗嘉定元年()戊辰科状元,授平江军节度判官,历官知赣州,知建宁府。端平元年(),召为吏部侍郎奋然进言,劝理宗打开言路,以通雍蔽,整肃朝政,去弊就利,防止出现趋炎附势之风而影响政治的清明,被擢为左谏议大夫。郑性之以敢谏直言名重朝野,官至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以观文殿学士身份致仕。后来,病逝于家,享年八十二岁。著有《端平奏议》及与陈均同修的《编年备要》行世。
姚勉(公元年~公元年)
字成一,一字述之,祖籍文岭镇阜山村姚坑自然村。宋理宗宝祐元年()癸丑科状元,授平江节度判官。当时,丁大全专权,太学生有因弹劾而被逐出者,姚勉上疏论救,语甚切直,忤怒了丁大全,被迫退隐乡里。及至吴潜为相,姚勉被召为校书郎。时理宗贾贵妃的弟弟贾似道专权跋扈,理宗过东宫,正遇姚勉指斥贾似道专权误国,遂将其免官。姚勉还乡不久,即病逝于家,享年四十七岁。著有《雪坡文集》行于世。
陈文龙(公元年~公元年)
初名子龙,字君贲,生于莆田,长于文岭阜山村。宋度宗咸淳四年()戊辰科状元,历任镇东军节度判官,崇政殿说书,秘书省校书郎。因正直敢言,忤怒了贾似道,贬官抚州。后复为左司谏,迁侍御史,再迁参知政事。由于朝内议和,陈文龙乞请回乡养老,获准。景炎元年(),益王称帝福州,陈文龙再次出任参知政事。元军占领广州后,泉州、福州守将纷纷投降。招降使者两次至兴化劝降文龙,均被其斩杀。由于部下降敌,文龙与家人均被元军抓获。面对凌辱,文龙指腹道:“此节义文章,可相逼邪!”遂被解杭州,绝食而逝。
马铎(公元年~公元年)
原名乐,后为避永乐讳,改名铎,字彦声,号梅岩。长乐岭南(今属潭头镇)人。永乐九年,马铎以太学生中应天府乡试,得中第一名,获赐朝服冠带,一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授承务朗,一考授儒林朗,三考绩最好。
明成祖于永乐十一、十五年巡幸北京,马铎两次留待监国,“代驾郊天”。其于公事虽“劳苦不避,独任不辞”。民间有“马铎一日君”的传说,系指其代皇帝郊天祭祀。马铎一生居官有刚直之声;居家有孝友之名;居世有助人之誉。著有《玉岩集集》。
李骐(公元年~公元年)
本名李马,字德良,一作彦良,福建长乐沙京人。自幼聪慧异常,十岁即能通读《孝经》、《论语》,洞悉其义。永乐十五年()福建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第一,会员,廷试又第一,状元。为明代科举福建省“三元及第”唯一的人。明成祖认为状元以畜名不吉,遂御笔书写“其”字于“马”字的右边,改名为李骐。
李骐为人耿介有气节,在翰林考校恭勤,廉谨不怠。又讲孝道,与人交往和善爽直,见人有不是处,总要当面指出,从不背后议论。永乐二十一年(),奉命典应天府乡试,去取进退,不徇私情,时论称善。永乐二十二年(),李骐染病,得知永乐帝去逝的消息后,他带病哭灵,遂病情加重。半年之中又连奔继母和妻子之丧,洪熙元年()十月卒于家中,享年48岁。李骐与永乐壬辰科状元马铎为同母异父兄弟。民间有“同母异父两状元”之美谈。
陈谨(公元年~公元年)
字德言,号环江,长乐市营前村人。明嘉靖三十一年()以诗经应壬子科乡试中举。翌年会试第22名,殿试第一甲第一名状元,授修撰。
明嘉靖三十四年(),他奉命册封藩王,因授命后至落职,出为惠州推官,三十五年起任南京太仆寺丞,后又改任尚宝寺丞。他提出以此银购置田亩,用以资给士子的膏火,在走后沿袭许多年都没有改变。
三十七年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四十三年,吏部大试,考绩称最,升中允。四十四年()任会试同考官,以丁父忧在家。因家人与乱兵斗殴,出面调解,衰经在身,无威仪,为乱棒所伤,卧病月余辞世,年仅42岁,葬营前洞头山(后人称“状元岭”)
陈谨生前著有《环江遗稿》、《陈中允诗文集》、《内制集》、《国子讲章》。
韩敬(公元年~?)
其父任长乐知县时,生于县衙。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庚辰科状元。少天资颖异,万历三十八年,侍郎王图主持会试,汤宾尹以庶子为分校官。举人韩敬,曾受业汤宾尹。会试时,韩敬的试卷为其他考官所弃,汤宾尹越房搜得此卷,与各房互换闱卷,凡十八人,强图录敬为第一。后被东林党揭发导致万历三十九年京察汤宾尹被罢。由于这个状元赢得不光彩,韩敬处处受到鄙视、排挤,在官场实在混不下去,没几年就辞官回家了。
“状元故里,海滨邹鲁”潭头镇地处闽江口南岸、长乐市东北部,东连金峰、文岭,西接猴屿,南邻航城、鹤上,北隔闽江与琅岐岛相望,因处在江水拍岸首当其冲的港湾得名。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15公里、福州市区58公里,水陆交通便利。
潭头人文历史悠久,旧名崇贤乡,是长乐文脉源头,自古人才辈出,历代共有进士名,唐朝林慎思兄弟五人同登金榜,唐懿宗赐“兰桂同芳”匾,将“崇贤乡”赐名“芳桂乡”。五子登科,一时传为佳话。
潭头镇陆地面积5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5公里,耕地面积2.3万亩,森林面积2.12万亩,辖23个行政村(其中纯渔业村1个),总人口5.8万,旅居海外华人、华侨2.3万,是闽江口南岸中心城镇,也是福州地区著名侨乡。经济较为发达。
潭头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历代共有进士名。唐朝林慎思兄弟五人同登金榜,林慎思的著作《伸蒙子》、《续孟子》为宋代儒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宋朝理学家朱熹为避伪学之禁寓居晦翁岩,二刘村神童刘砥、刘砺拜朱熹为师,双双考中进士;明朝岭南村出状元马铎,代驾郊天传为佳话;严光长者开拓西湖为乡民谋利;历代还有数不清的巨绅名流。
德成岩、晦翁岩、鳌峰岩、锦鲤岩等风景名胜内有德成精舍、龙峰书院、读书处、讲经台等历史人文景观星布其中,闽中才子多于此题词留墨,岩壑中修建有龙峰禅寺、鳌峰禅寺、龙山寺、天妃庙、文昌宫等佛道名胜,每历初一、十五祈福者络绎不绝;境内马铎故居、严光长者寺、岭南陈氏大宗祠、沙堤林氏大宗祠、二刘刘氏大宗祠、厚福林氏大宗祠等古舍民居历史悠远;象征潭头百姓尊师重道的文石登文道经历数百年惊涛骇浪,给人留下一段隽永的历史。
闽江河口国家湿地公园入口位于潭头镇汶上村百榕园。闽江入海口区域,湿地总面积约4.7万亩。是我省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也是我省唯一的国家级湿地公园。湿地内拥有广阔的滩涂和众多的沙洲,水生植物茂盛,底栖动物丰富,每年南来北往数以万计的候鸟来此栖息和越冬,是整个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非常重要的驿站,每年秋冬季节来这里可以看到数以万计的候鸟,是个鸟的天堂。
锦鲤岩位于长乐天险山山脉,潭头镇边兰村,三面环山景色宜人,山上泉水清澈水质优良,锦鲤岩景区内有全国最大的青石卧佛。这尊巨型卧佛就地取材,由一块天然整体青石岩现场雕刻而成,长33米、高11.5米。在大卧佛旁边,还有12尊高2.8米的小佛像。
来源:掌上长乐、网络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