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方言达人4年记录47万字歇后语他说

87页手写稿,多页打印稿,47万余字,高成芳用四年多的时间攒下了一部「巨作」。

这部「巨作」的内容很特别,因为他记录下的是萧山方言歇后语,他给这部「巨作」取了个名字,叫做《杭州萧山方言歇后语杂录》。

高成芳,义蓬人,现居萧山城区。

累计记录萧山方言时间超过四年,编成《杭州萧山方言歇后语杂录》,字数达到47.6万字。

高成芳是义蓬人,小时候的农村生活,给了他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

虽然现在已经住在萧山城区,但每次回义蓬老家,他还会随身带着纸笔,以便在和亲友吃饭聊天的时候、早晚在村里散步的时候,都能捕捉那些老底子的萧山方言歇后语,然后补充到他的《歇后语杂录》中。

▍左边是电子稿,右边是手稿

他说自己记录方言最魔怔的表现,是他没有带纸笔,但是听到了一个特别少见的方言的时候,为了避免忘记,他会一路念叨,不断重复,直到回到家里用纸笔记录下才松一口气。

高成芳正式开始记录萧山方言,是在退休以后。他说自己逛公园的时候,机缘巧合听到了萧山不同地方的方言,又想到现在萧山很多年轻人,方言都已经说得不太「溜」了,出于想要传承的目的,就开始了对萧山方言的记录,没想到这项大工程一开始就刹不住车,到现在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了。

翻看他的手稿,上面都是「有种XX叫做XXX」的固定格式,后面还标准了时间,这个时间是他记录下这句方言的时间。比如最新这页手稿上有这么一句话:「有种反抗叫做‘头颈旋转’,7.25晨5:40」。

他说,他一般会在纸上先记下来,然后打到电脑上,并编出一个故事情节。随意翻开电子稿的一页,上面有一个关于「起花」的故事。

很多萧山人都知道「起花」就是「庄稼」的意思,他编的故事是这样讲的:村里的阿松承包了一块土地,全部种上了秋葵,到年底大大赚了一笔,他的亲戚过来取经,看到一大批秋葵长得特别好,就夸奖他有眼光,「起花」种得真当好。

▍「起花」的故事就在这一页上

因为是义蓬人的关系,所以高成芳记录的方言还是以瓜沥义蓬这一带为主,他说,别说是东片南片的萧山话有大区别,就连同在东片的党湾益农南阳这些地方的发音,和瓜沥义蓬这一带都有所区别。

除了记录方言,高成芳还喜欢记录农村往事故事,他说:「有些事情,如果不记录下来,后一辈人没有机会经历,也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解。」目前,他已经写下了多篇关于农村生活的故事,比如《做年糕》、《弹棉花》、《杀年猪》等等文章,读起来还是很有味道。

目前,看着厚厚的方言「巨作」,高成芳还是觉得很有成就感,他说最初也没想到能记录下那么多,但因为喜欢,也想着能够传承下去,就坚持写了那么多。在他看来,方言传承这件事情,他们这一代人不做,可能萧山方言就真的要面临「失传」了。

不过,关于这本「巨作」,他还是有一个小遗憾,就是当初记录方言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字母检索,所以这本《歇后语杂录》还是显得有些杂乱无章,没有真正成体系。

文章的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个小视频,视频里有几句高成芳推荐的觉得最冷僻的萧山方言歇后语,来看看你都是否知道吧。

▍视频里的配音来自高成芳

来源:萧山日报(ao)

欢迎转发分享、留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zaixianzx.com/wzxls/6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