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考古随想一眼万年,追寻历史的足迹

我已经来了泥河湾,是我不经意间蓦地想到的。我来到了这里,来到了这个比我的年岁总和还要大好几万倍的地方。一天之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四五线城市来到这个已经距今几百万年历史的考古圣地,这个事实真实得有些虚幻。

参观石沟遗址现场

来到这里之后,每一天唯一值得回想的便是在石沟遗址重复又重复的发掘,每个人都收拾好自己的行装,便前往这个更新世早期的自然冲沟遗址处,遗址内自然冲沟已大致可以看出,上面分布着特征明显的“泥河湾层”。还可以看到的是下冲沟附近一个又一个的探方,不过1平方米正方形大小的探方里,民工们都在不辞辛劳的工作着。

在探方里我们会发现林林总总的古老生物的化石,也有各种自然活动留下的遗迹现象。但难以想象的是,每一天这样的重复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

站在探方边缘,这样的问题足以将每一个热血澎湃,干劲十足的人击倒。思考着探方内不停下挖发掘,清理土层又将其倒掉的意义,想着也许我们与这片黄土大地上的人们并无多少不同,重复生活的大体是一样的,我们发掘,他们耕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大家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薄雾氤氲罩晨晖之时,近处曦光微茫,露水尚残,我们有说有笑,赶赴一天的忙碌工作之中;残阳血色映云深之时,看远方薄暮西山,黄昏日落,我们便拖着长长的影子走在漫漫黄土路上,不时经过的车子扬起一片飞沙,一天的生活便是这样告一段落。

下工时返回驻地途中

这时静静回想自己一天的成就,便让人熟知我们所干的事业不仅不是无意义的,并且本质上也区别于这片大地上其他的人们。

岁月浸染,朔风刮过,数十个世纪的年轮仍留下远古在这片大地上生活过生命的痕迹,而我们就像一群众生跋涉的香客,不停地追寻,不停地揭橥,于百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上,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我们与生命的化石、远古的遗迹相遇,它们在山中,在永远寂静的黄土深处,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我们只是轻轻摩挲片刻,轻轻地说一句,“原来,你在。”

行云流水只瞬间,青史蜗喘已万年。化石似是承载内心,传递心灵的东西,我们与它们在黄土的深处相遇,仿佛一种生命的伟大仪式,细细摩挲之间竟能感受每一处内心的颤动,生灵的呼唤。我们能从中感受每一个经历远古变迁的化石的灵魂,它们不仅仅是一块石头,更是一个个活的生灵,无言地看着岁月的流转,地质的变迁。每一处遗迹,每一个遗存,带给我们的不是机械重复工作的完成,而是内心心灵上的喜悦,我们仿佛在远古的大山深处追寻古人生命的痕迹,寻踪远古生灵的踪影。

远山环抱之下的泥河湾

晚间,回到驻地,无边的天幕上落星疏疏,唯有一盘银月,朗朗地悬在天边,衬托出远山朦胧的轮廓,银辉洒下,疏疏如残雪。泥河湾的晚上总是如此沉寂,人们沉默地活着,山们也这么沉默着,大约已有十数个世纪,世世代代的人们仿佛传承一般,在历史的车轮下总要留下一点他们曾经存在过的证明。

细细风斜,风中不时裹挟来一丝丝青草的气息,这是只有大山里面才能分辨出的气息。在风中,隐隐约约,又仿佛有一种声音传来,让人细细聆听,像是召唤,又像是诉说。细风吹过的夜晚总是让人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的岁月,时间尽头的岁月,还有那些遥远的生灵,他们那时又是以一种怎样的姿态活着,我不得而知。

泥河湾夜色

我们考古人唯有以从不间歇的努力去追寻,寻找所有这些生灵们的痕迹,在风中,在天边,在黄土大地里,在这个过程里,有人离去,有人继续,在这个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也没有虚拟的尊严和真实的利益的地方,我们只是在坚守,坚守每个考古人的信念,去追寻过去的历史。于是,在大山深处,大山在无边的苍茫之中隐去了翠绿,唯留下沉寂的轮廓。在无边无影的沉寂中,无论是喧嚣或是芬芳都变得毫无意义,唯有一种声音萌发着,聚汇着,缓慢上浮中坚定地迸发出来——那是考古人的呐喊,对过去与未来的追寻与期盼!

远山环抱下的石沟遗址全体考古队员

(作者河北师范大学张淼)

考古爸爸









































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zaixianzx.com/wzxls/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