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千湖之乡”美溢的湖云乡,位于万年县西北部、玉津河东岸,鄱余万三县交界处。湖云乡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民俗风情绚丽多彩。千百年来,湖云人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找着混合的灵感,这种充满想象力的混合,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今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湖云懒豆腐的乡恋》
懒豆腐,发源于万年县湖云乡,是流行于鄱阳湖东岸地区的一种汉族特色传统小吃。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鏖战于鄱阳湖流域,湖云乡境内是双方交战的前沿阵地之一,相传,懒豆腐曾是朱元璋大军的军粮,时至今日,在湖云乡,朱元璋“夜穿西河”和“同族借粮”的动人传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珍珠蚌壳作为摊平工具
湖云懒豆腐以万年贡米和万年花荞麦为原料,经选料、浸米、磨浆、调浆、煎制、摊凉、切丝、晒干等纯手工工艺精制而成,不含任何添加剂,是一种健康营养、乡土风味的传统美食。
万年花荞麦品种
万年县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中国贡米之乡,在万年,水稻种植有多年的历史。而花荞麦是万年县一种古老的荞麦品种,先民南迁时由北方传入,在水利条件不好的年代是一种救荒作物,因种植效益比水稻等主粮低下,种植面积锐减,但在湖云乡,因有制作懒豆腐的习俗,种植花荞麦的传统被一直保留了下来。每年秋季,美丽的荞麦花迎风绽放,成为湖云乡一道亮丽的风景!
湖云秋季绽放的荞麦花
秋收以后,贡谷和荞麦进仓,湖云的农家进入农闲时节,但村民夏香枝却闲不下来,一大早,夏香枝便开始忙起制作懒豆腐的事来。
松毛丝
尽管已是制作懒豆腐的第40个年头,但像往年一样,夏香枝丝毫不敢怠慢,头一晚就选好了料,浸好了贡米和荞麦米,提前准备好了松毛丝、珍珠蚌壳和年猪肥膘油,并预约好了伙伴。一大早,伙伴如约而至,开始了制作懒豆腐忙碌的一天。
石磨磨浆
浸泡好的原料用石磨磨成浆,磨浆可是一个力气活,需要两人配合。尽管已经有机械化磨浆设备,但在湖云,仍保持着用石磨磨浆的传统,因为用石磨磨成的浆煎出的懒豆腐才好吃、才地道。
调浆
调浆是一个经验活,这其中,贡米和荞麦米的比例掺合是非常有讲究的,煎制出来之后乃至切成面条状的懒豆腐,吃起来是否香嫩可口,看起来是黑是白,全凭比例调合的功夫。
专人烧火
烧起农家柴火灶,便开始了制作懒豆腐最关键的环节——煎制。火候的控制有讲究,需要专人烧火,且烧的是松毛丝。锅内只听吱的一声,在肥膘油的打底下,米浆进入锅内,顺势拿起珍珠蚌壳进行均匀摊铺,而米浆在夏香枝纯熟的技艺下很听话的被均匀的散开形成一个圆形。翻边,最后出锅,一张懒豆腐饼就算煎制完成。这样每一个动作,夏香枝重复了无数遍。
米浆下锅
摊平
翻边
万年县是中国优质淡水珍珠之乡,而万年珍珠的发源地就在湖云乡,湖云蚌壳资源丰富,老百姓就地取材,把珍珠蚌壳用作煎制懒豆腐的摊平工具。实际上,湖云人对蚌壳的使用由来已久,在多年前的万年湖云斋山商周遗址中,就出土有蚌壳工具。
摊凉
刚出锅的懒豆腐温度高,需要放一边摊凉。摊凉后的懒豆腐,切成丝。别看简单,其实是很有讲究的,操刀的不老练,会把懒豆腐切得粗细不匀,甚至会出现半刀或连刀现象。
切丝
最后便是晒懒豆腐了,懒豆腐若要晒干,非经过三次以上暴晒不可,这就是为什么制作懒豆腐之前就要选好天气的缘故。晒懒豆腐现象是湖云乡一种所特有的农俗,被称为湖云晒冬。
晒干
懒豆腐吃法多样,比如刚出锅的懒豆腐蘸红糖吃。当然,最流行的还是煮懒豆腐了,被湖云人称为“家乡的味道”,如果再加上两个荷包蛋,则是朴实的农家招待客人最实在的美食了。
包蛋煮懒豆腐
实际上,大米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少,不是一种完全蛋白质。而荞麦米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含量高,且荞麦米中含有丰富的芦丁成份,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理想的药用食品。大米和荞麦米混合食用,不但可以提升营养价值,并还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湖云懒豆腐礼盒
接受预定,找寻代理
加
在湖云乡,懒豆腐是必不可少的年货,每年腊月,家家户户制作懒豆腐,飘出浓浓的年味。每个家庭一般会制作几十斤至上百斤懒豆腐,晒干后储藏,可以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
刚出锅的懒豆腐送恩人,感谢给予过的帮助,是湖云乡所特有的习俗。尽管亲戚家翌日也可能要将自家制作的新鲜懒豆腐送过来,但人们仍然乐此不疲,过年的气氛也就在这互送懒豆腐中逐渐浓厚起来。实际上,懒豆腐已经融入湖云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祭祀用的祭品中,还是冬至敬老节的家宴上,亦或是招待客人的美食里,皆可以看到湖云懒豆腐的身影。
晒干后的懒豆腐
万年稻作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湖云懒豆腐习俗是万年稻作文化的一朵奇葩。湖云懒豆腐习俗是在特定历史和地理环境下,经过数百年传承和沉淀而形成的,无论是起源传说、民间民俗、制作技艺,还是食用方法,皆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湖云懒豆腐习俗是湖云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感恩文化、匠人精神和双拥文化等文化内涵。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大多数湖云人来说,懒豆腐不只是一种美食,而是一种情感寄托,更多承载的是湖云人的乡愁记忆和浓浓的乡恋。
万年的三大特产,分别是贡米、生猪和珍珠,而制作懒豆腐需要贡米做原料、需要土猪肥膘油打底、需要珍珠蚌壳摊平,因为懒豆腐,万年的三大特产才得以相聚,难怪有人说,读懂了懒豆腐就读懂了万年啊!
家乡的味道让人想家
随着一代人年事渐高,这些古朴的味道,仿佛也渐行渐远。好在,湖云懒豆腐习俗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重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湖云懒豆腐所承载的乡愁一定能迎来新时代!
万年沃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