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油,不错哦万载旅游文化全攻略

                    

万载县位于赣西北,东邻上高县、南接袁州区、西连湖南省浏阳市、北毗铜鼓县。公元年(三国孙吴黄武年间)开始单独设县,名阳乐,距今近年。公元年(五代杨吴顺义元年)首次命名为万载县,相传阳乐稻米洁白醇香,进贡后深受皇帝喜爱,发诏要千秋万载进贡,由此得“万载”之名。

万载山清水秀,资源丰富,绿色生态是万载最大的特色,最丰富的资源,整个万载犹如一座“天然氧吧”。如今,全县已形成了“绿色、红色、古色”三大特色旅游,是养心、养性、养身之佳地。

中国·万载首届百合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之际,为方便各位对万载旅游文化有所认识,下面小编就带大家领略下大万载的旅游文化吧!

      1、竹山洞景区万载竹山洞位于县城南马步乡洞口村境内,距县城10公里。为喀斯特溶洞,全长米。穹隆高大,洞道幽深,一水逶迤穿洞而过,潺潺流水,终年不息,属地下水位型溶洞(俗称水洞),系江西最长的水洞之一,也是江西“十大特色美景”之一

走进竹山洞,仿佛置身于龙宫宝殿之中。洞内钟乳低垂,怪石嶙峋,有大小自然景观多处。那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等构成了一座天然的雕塑艺术长廊。走进竹山洞,简直走进一座“断层博物馆”,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裂隙带、断层带和被溶洞中雨水淋净的顶板断裂面。据地质学家们实地考察,该洞是一条在强大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地下长河,这在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已发现的地下暗河中实属少见,故有“华东第一地下长河”之称。走进竹山洞,实乃置身于琼瑶仙境之中。“天路”、“天桥”、轻舟悠悠;任尔放歌,任尔起舞;洞中有洞,恰似迷宫。在这里,人们在饱览大自然鬼斧神功的“雕塑艺术”之时,还可尽情享受冬暖夏凉无寒暑、常年愠温18度的“天然空调”。

          

2、九龙原始森林景区

九龙原始森林景区位于万载县九龙垦殖场原始森林区,距万载县城35公里,距宜丰县城36公里,距上高县城54公里,距宜春明月山风景区98公里。区域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39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平均海拔米左右。景区内风景秀丽,景色宜人。特别是到了夏天,一进入景区,河风拂面,令人顿感心旷神怡,如痴如醉。

九龙原始森林景区最具魅力、最富刺激的项目莫过于原始森林漂流,8.8公里漂程阅不尽大自然的神气和美丽,从左家山出发,途经唐山、龙塘、荒犁牌、坝尾、红石窝、大脑瓮,至井坑口结束。景区内珍贵树种有红豆杉、水杉、三尖杉、香榧、楠木、绿樟、猴欢喜等等;国家级、省级保护动物有猕猴、云豹、白鹇、鸳鸯、猫头鹰、穿山甲、豹猫、花狐狸、黄麂、红嘴相思鸟、画眉、环颈雉、王锦蛇,等等。漂流行程中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面尽收眼底,河道两岸古树参天。形态各异,姿态万千。两岸花草树争相斗艳,郁郁葱葱,着实让人如入仙境般的梦幻世界。

      3、仙源湘鄂赣红色旅游景区仙源,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叫“小源”,是以源头活水、宛若仙境而得其名。小源位于万载西北部,距万载县城49公里,西出5公里是湖南浏阳张坊,北去数十里是铜鼓。依山傍水、竹木苍翠、物产丰富、民风朴素。更主要的是这里群众基础好,革命热情高。从年至年,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王首道、傅秋涛等老一辈革命家便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尤其是年春,湘鄂赣边境特委直接进驻小源官元山,这里便成为湘鄂赣边区开辟最早的苏区之一。年4月,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等首脑机关从修水上衫迁驻小源,小源更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省委、省苏在小源直接领导、指挥湘鄂赣边区30余县、数十万军民进行武装割据,牵制了国民党60多个团的兵力,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年至年,是湘鄂赣苏区发展、壮大的全盛时期。“赣水那边红一角”,由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老一辈革命家播下的星星之火,此时已成燎原之势。国民党“剿共”西路军总司令何键也不得不在他的“清剿‘概要报告书’”中称小源为“小莫斯科”。解放后,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这里仍保存有30余处革命旧址,有的旧址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4月12日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机关和其他省直机关由修水迁到仙源,当时,有“小莫斯科”之称。这里仍保存有30余处革命旧址,有的旧址已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21日,被评为“江西百姓喜爱的十大红色旅游景点”。      4、三十把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万载县罗城镇、高村镇、九龙垦殖场三地交界处,距县城30公里,总面积公顷,境内水域全长10公里,水面面积达0余亩,为赣西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年3月2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森林叠嶂、群峰相错、山脉延绵、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地势雄伟、水域辽阔、植被良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木本植物35科种,其中属国家级和省级保护的南方红豆杉、闽楠、半枫荷等珍稀植物18种;野生动物29科48种,其中属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白颈长尾雉、白鹇、鸳鸯、云豹、猕猴、水鹿、穿山甲等珍稀动物23种。这里是一方远离污染的净土,一个山欢水笑的乐园,各种游览娱乐设施的建成,将使它成为一个都市游客度假休闲的后花园。      5、恒晖大农业景区江西恒晖大农业景区座落在三兴镇闹坪村,离县城12公里。江西恒晖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年11月28日与万载人民政府签约投资启动万载县国家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区核心区综合建设项目。公司秉承“为农民致富、为百姓健康、建美丽乡村、圆有机梦想”的宗旨,坚持“立足三兴、带动万载、辐射江西、影响全国”的定位,把整个核心园区作为一个生态公园来打造。该项目集生产、加工、科研、示范、物流、销售、休闲、观光为一体,总面积亩,总投资16.8亿元,形成“二十三区”的功能布局,具体目标是建设“一楼四馆一中心”和“十七大基地”。年,恒晖大农业被评为江西省4A级乡村旅游点。          6、谢灵运之墓位于万载县康乐街道里泉村境内,距县城约两公里。年6月24日发现并找到了谢灵运墓,该墓外形完好,坟墓不高无衬砌,墓碑无损刻有“嗣孙某某立,始祖谢公讳灵运字公义茔,光绪七年春月重修”,此地几座山头呈莲花状,墓位于东边山头的西向。专家考证后认为,谢灵运袭封康乐公,死后魂归故封,衣冠冢或肉身冢有待考古证实,但发现谢灵运墓,全国仅万载一处。年清明前夕,重修此墓为水泥青石造。谢灵运是南朝宋诗人,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鼻祖,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玄于东晋太元八年(年)在淝水大战中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康乐公,食邑二千户。谢灵运之父生而不慧,26岁夭亡。灵运得以孙承祖爵,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          7、龙湖公园位于百合故里、花炮之乡、有机农业之乡——万载县城南端,龙湖公园从年5月18日正式启动,到年10月17日万载第二届国际花炮文化节在这里隆重启幕,龙湖公园建设历时达29个月。龙湖公园突出了产业拉动、城市防洪、人居改善和旅游升级四大功能定位,尤其赛事平台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烟花燃放平台。主要景点有:龙欣广场、北湖、龙湖、秋光画屏广场、九龙柱、赛事中心、花炮传统制作技艺铜雕、百合花瓣、烟花燃放台、“爆竹祖师”李畋铜像、百合花雕塑、音乐喷泉、九龙壁等。(龙欣广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硕大“龙”字,高9米,繁体一笔挥就,由镜面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连基座高达11.1米,龙字雕塑基座前石刻的“龙湖公园导游图”有12平方米,站在“您所处的位置”整个公园活脱脱就是一枚古“刀币”。“刀币”北接将军大道,南抵万载大道,分别由环湖东、西两路勾勒出其鲜明轮廓。(烟花燃放国际赛事中心)是龙湖公园的核心区。景观轴线从安装有12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炮传统制作技艺铜雕的花炮广场中心穿过,直抵湖区百合花造型的平方米亲水表演台中央。驻足这里,身后,由32片象征百合花瓣的单体张拉幕组成米长百合花带,花带呈环抱状双向簇拥起巨型张拉幕主幕。在“百合花瓣”掩映下,十一级花岗岩板材铺就的观礼台气势恢宏,两端各一座一百平方米的大型电子屏幕恰似两只巨大手掌,与“百合花”一起向前拥抱。正前方:透过米宽幅、喷高80米的音乐喷泉水幕,每当夜色降临,伴随着动感的音乐,一幕幕光影陆离、美轮美奂的水上视觉盛宴就会如期上演。米开外便是蔚为壮观的国际一流烟花赛事平台——龙湖公园2.2万平方米的烟花燃放台。以“千年中国梦·万载花炮情”为主题的中国·万载第二届国际花炮文化节年10月17日晚在这里隆重开幕,10月18日,举办了万载有史以来首届国际音乐焰火大赛。          8、湘鄂赣革命纪念馆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于馆内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执行委员会印章于年5月鉴审为国家一级文物。年9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共分三部分12单元,有件展品。“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冲击,停止开放。年在县城筹建新馆。年10月破土动工。年9月建成。新馆位于县城宝塔路中段,占地平方米。年10月18日举行了隆重的开馆典礼,原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江渭清题了馆标,南京军区政委杜平题了词:“欣逢开馆日,缅怀众先烈,学英雄精神,成未竟事业。”馆舍坐东朝西,面朝大街,是一座砖瓦结构的仿古建筑,四合院式,外形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纪念馆共有6个展厅,建筑面积平方米。整个陈列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首为序厅,后分三部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的巩固和发展,坚持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9、万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万载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曾一度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中共湘鄂赣特委、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在这里驻扎达三年之久,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在这里从事过伟大的革命活动。半个多世纪以来,万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革命的历次战争和抗美援朝中,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以革命英烈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不朽的革命历史丰碑。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褒扬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年经万载县人民政府批准,决定修建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年正式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万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江西省万载县县城沿河东路48号,占地面积6.3亩,建筑面积1平方米,现有展厅五个,展示了从大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多位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万载目前有在册革命烈士人,其中馆内陈列有彭德怀、傅秋涛、杜平、邓洪等领导题词,有著名革命烈士龙松泉、金云龙、成功等烈士的遗物和事迹。

      10、文明塔

矗立在南门桥附近的文明塔,对于万载人来说,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许对于我们来说,更习惯叫它宝塔。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年)监生易琼等捐建。道光五年(年)和光绪十八年(年)易琼后裔先后重修。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见证了万载的成长与发展。在民间也流传着它的传说,最著名的就是“神蛇巨蟒的故事”。传说就传说,真正出于建立它的目的就不得而知了,但不管如何,正所谓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建造它或许是为了能镇住妖邪,守一方安宁。总体来说,万载也算是风水宝地,这么些年过来,也算是风调雨顺,县泰民安。塔身由砖石砌成,通高约30米,共7层。下6层为六角形(底层为基座),最上一层为圆柱形,层与层相接处有腰檐挑出;7层之上是灰色圆锥形宝盖,盖上垒有塔刹。塔座开有两门,一门朝北偏西,一门朝东偏南,门高1.8米;第2层至第6层均设有6道拱门,其中4道假门;塔内底层东侧嵌有一方石碑,上刻阳文楷书“光绪十八年岁壬辰春月立,易琼公后裔重修”。年初夏,县人民政府拨款整修,将塔内木梯改为铁梯。年县人民政府对文明塔进行了装修,在塔的各个角上装铃铛,塔基四周配有灯光设施,并将塔身漆成米黄色,被列为县城实施的10个形象工程之一。“不见万载文明塔,自称来过也枉然”。万载宝塔——作为万载本地标志性的建筑,外地的游客们来万载一定得去观赏一下,感受它的文明气息与古典神韵。

      11、万载夏布万载夏布生产追宗溯源可到东晋后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经过世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万载夏布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夏布既刚又柔、色泽诱人,“嫩白匀净,通行四方,商贾幅辏”。唐代时,夏布被列为贡品。年,万载夏布参加粤、湘、鄂、赣特产联合展销会、江西省运杭展销会和年江西省国货陈列馆特产展览会,均受好评,被评为江西三大特产之一。早在上世纪初,万载夏布就已远销海外,享誉甚远。万载夏布作为人民生产、生活的一种文化载体,有独特的品质,其纱质细腻、经纬咸宜、不皱折、不变形、易洗涤,凉爽清汗,是一种纯手工的环保产品。其制作分绩纱与织布两大部分,细分工序达几十道。绩纱要用手工将湿麻劈成细缕,并拈成细纱,一般一天能绩二、三两纱,精工出细活,若要织出高扣数精品夏布,一天难绩一两纱。织布有经纱、刷浆、上机、织造四道工序。其中以经纱、织造为难。经纱多为男人,在阴凉的地方,将纱丝丝入扣,用细白米浆刷纱。织布多为女工,织时亢热、严寒都不宜。夏布用途广泛,可作床上用品、褥垫、墙布、门帘、工艺品、工业用布等。          12、万载花炮万载花炮产于宋盛于清。几百年来,勤劳智慧的万载人民从事花炮生产日众,代代相传,故有“花炮之乡”的美誉。据县志记载,清道光以来花炮已“通行南北,商贾络绎”。年4月,江西省举办运杭会,万载送去的“同心茂”、“振生万”爆竹均获浙赣特产联合会奖状。时至今日,万载花炮已从单一的响声好,发展到声、色、烟、香、花等综合造型运用。爆竹有火箭类、花筒类、手持类、地面旋转类、魔术类、地面礼花类等多个品种,茶花香、花篮、顿边、连发老鼠、小青蛇、熊猫爬杆等一批产品荣获省优、部优产品。在这里,你可以观摩独特的制作工艺、感受精美的造型包装、体会亲手燃放的无限乐趣、欣赏色彩华丽的空中焰火。万载花炮以其激动人心的魅力、变幻莫测的形象、余味无穷的含蕴和诗、词、歌、赋般的文学艺术,给您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      13、万载开口傩傩,是古代的一种迎神宴会驱鬼的风俗。傩舞,是在举行大傩仪式时所跳的舞,它源远流长,早在《论语?乡党》中就有记载,被称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万载傩舞,盛行于明代初年,以客家地区的潭埠镇为最,在潭埠镇的沙江桥,还保存着专门供奉傩神的傩庙,傩庙分上下两个厅,上厅较小,供奉傩神,下厅较大,为演练傩舞的地方。傩舞又称跳魈和搬案,由24人表演,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执兵器,面具的设计极富民族传统色彩。艺人匠心独运,每个面具各具特色,有的目圆口阔,有的眉清目秀,有的威武雄壮,有的滑稽可笑,脸谱的颜色也不同,分红、绿、黑、白四种。其舞蹈动作简单古朴,跳时曲折呼唤行进,但每一动作都有严格的要求,必须符合“方、圆、扁、仄”的规律,同时,边舞边要打出各式各样的手势,俗称“拗诀”,以表示打鬼驱邪。由于这些特点,形成了万载傩舞中悠闲、庄重、轻盈、洒脱的独特风格。万载傩舞共有17个节目,按出场次序为:开山、走地、先锋、功曹、绿品、鲍三娘与花关索、杨帅、小鬼钻圈、判官捉小鬼、上下关比武、沙和尚、城隍传旨、土地、小鬼爬单杆、小鬼爬双杆、雷公、团将等,其中除先锋为文傩外,其余都是武傩。武傩中最具典型意义的是“开山”,它的状态是头长双角,怒目圆睁,口长獠牙,左手握凿,右手执斧劈山,时而用凿开路,动静结合,妙趣无穷。发展至今,万载傩舞先后获得“江西傩文化展金奖”、国家“民间艺术优秀表演奖”和“中外傩文化艺术银奖”等,国际傩学研究专家、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田仲一成先生对万载傩舞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将万载傩舞编入长篇巨著《中国巫系演剧研究》。      14、万载得胜鼓原取材于唐朝将士出征、交战、凯旋、庆功等故事情节。全曲分为:“请战”、“四将”、“二将”、“皇帝登台”、“游兵”、“下战”、“进城”、“登台退位”、“大小圆台”9个情景。用民间唢呐和民间锣鼓以吹打乐的形式来表现古代将士鏖战获胜,故取名《得胜鼓》。万载原有《得胜鼓》乐队50多个,主要分布在本县的潭埠、株潭、黄茅、岭东、高城等乡镇,流传邻省邻县的部分乡镇。万载得胜鼓通过民间艺人和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挖掘、整理,已入选《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江西卷》。年在宜春地区“特色文化”展演中,曾荣获编排奖和演奏奖;年参加江西省第二届音乐舞蹈艺术节,荣获二等奖,并得到省内外专家一致赞赏。年,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15、城隍庙(又名万佛寺)始建于明洪武三年(年)县丞冯厚礼建,坐落在康乐街道龙河东岸集贤坊(今后街路)。经专家们实地考察论证:万载城隍庙是江西省县城唯一幸存的,在全国都为数不多,有明代特色的古建筑,现已列为万载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坐北朝南,占地0平方米。寺庙建筑古朴典雅,五进大殿,青墙灰瓦,雕梁画栋,高大宏伟,气宇轩昂。内有方形石柱和木柱二十对,配以鼓形基座,柱正面有名人书刻楹联十数副。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明代建筑风格,左右对称,厢廊和谐,正门有雕花彩绘牌楼高耸正中,两侧为吹鼓楼。进门为第一殿天王殿,弥勒佛含笑端坐,韦护神英俊而立,两厢是魁伟高大的四大天王。拾级而下,有平方米的场坪,两旁是风雨走廊。进得过厅,有彩雕燕窝状顶棚(藻井),形态各异的蝙蝠,似飞似舞,象征百福吉祥。第二殿为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高坐正中,两边是阿楠、迦叶、普贤、文殊等佛像,十八罗汉或坐或立,造型各异。第三殿为观音殿,该殿四周有石雕栏杆围绕,由万载县旅台同胞刘心丽夫妇捐建的观音菩萨端坐莲台,顶棚雕刻二百龙头,围成环状,称为“龙窝”。配以草卉鳌鱼,镏金重彩,这是几经劫难保存下来的数百年工艺精品。第四殿为城隍神大殿,殿顶高十五米,巨梁绘彩,高大宏伟。由民间捐资重修的城隍神像,官帽朝服,神态威严。两侧为随从皂隶各四位。面对城隍的高墙上悬挂一个巨大算盘,上书“不由人算”四个大字,寓意深刻,回味无穷。万载城隍无名氏。旧志载,“咸丰六年,粤匪据城,官军交仗,屡彰灵异,今皇上颁赐宣威遏寇匾额。”最后一殿为城隍夫人殿,相传万载的城隍夫人是一位叫玉莲的民间女子修行而成。各大殿两侧均有厢廊相连,还有地藏王殿,普庵祖师殿等建于两厢。每逢佛事,钟鼓齐鸣,观音殿是善男信女踊跃朝拜之圣地。      16、万载龙牙百合万载有多年百合种植的历史。万载百合产品是历代贡品。据万载县志记载:“万载龙牙百合粉自宋朝开始就作为朝庭贡品,以后历朝相延”,“龙牙百合粉“晶莹光洁,而味清腴,流通大埠,传为奇品”。龙牙百合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含有百合甙A、百合甙B、秋水仙碱、秋水仙胺植物碱,具有较强的医疗、保健作用。目前,江西万载百合产品的开发从单一的百合粉,研制发展到如今的四大系列二十多个品种,百合粉系列有:百合粉、百合晶、速溶百合粉;百合饮料系列有:百合奶、百合汁、百合露;百合酒系列有:高、中、低档,从一星级到五星级;其他系列有:百合面、百合糕、保鲜百合、百合干片等。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年3月,龙牙百合粉和速溶百合粉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命名为A级绿色食品称号;年10月27日万载百合通过国际生态认证中心(ECOCERT)认证,获得有机食品证书;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龙牙百合主要在万载县白水乡种植,高城镇、白良镇等乡镇也有种植。

      17、万载仙姑岽仙姑岽,旧称“太阳山”,以“未旦,光先射,就昏,光不暝”而得名,后因山顶建有仙姑庙而改称仙姑岽。海拔.4米。位于万载高村镇,属新坪行政村管辖,为万载、铜鼓、宜丰三县界山,系九岭山余脉在万载的主峰,也是万载县的最高峰。每年五、六月,山岭的一万多亩野生杜鹃花竞相绽放,十分壮观,吸引周边市民和游客纷至沓来。山顶的仙姑庙始建于明朝,重建于清咸丰八年,为砖石台梁式结构建筑,三进式,一进和三进是封火山墙,规模虽小,仅多平方米,但全庙碌灰筒瓦,飞檐拍板遍布花鸟、戏曲人物工艺,制作十分精巧,坛内供奉着何仙姑塑像。      18、万载古城万载古城·田下古街区(古建筑群)现拥有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始建于清朝中期,距今约多年,历经多年的风雨,虽显得苍老陈旧,但依然雄风不减,古韵犹存,是研究清代商业、民居建筑艺术、文化、风俗的“活标本”,建筑风格属徽派建筑,拥有12个宗祠建筑群。这片古建筑群以祠堂居多,其中郭氏宗祠数量最多,有郭氏宗祠、郭南轩公祠、郭绿萌公祠、郭挥公祠、郭瑞公祠等十多栋,其余还有易家祠、宋家祠等等。这些祠堂年代最早的始建于明朝天启丁卯年(年)。建筑均为砖木结构,高大开敞,布局严谨,用料粗实,做工精细。每栋面积大多上千平方米。屏门窗棂、门墩柱础、天花雀替等均雕饰有不同的龙凤、花草、人物、山水等图案,栩栩如生。屋檐下镶嵌的福、禄、寿等字清晰可见。明清祠堂建筑风貌在此可见一斑。田下古城区从北至南门桥,长约米,方寸之地即容纳了万载三山九岭十八巷中五巷,即:考棚巷,桂花巷,担水巷,南门岭巷和芦栅巷。

目前万载古城*田下街区项目由江苏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以上,主要对位于县城西田下路明清时期的22座古祠堂及部分民居、巷道等加以保护开发,塑造赣西城市文化特色,打造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9、周家大屋周家大屋,坐落在宜春市万载县株潭镇株山村丁家桥,距株潭镇1.5公里。始建造于清朝嘉庆乙亥年(年),历时三载乃成,距今已有近两百多年的历史。大屋为一特大的单体式徽派建筑,坐南朝北,属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庭院深深,秩序井然,按布局分上下五栋,每排有三大正厅,共计天井口,大小房间余间,门坊、牌楼、雕檐、镂窗均古色古香,格调清雅,属江南地区保存较为完好的大型清代汉族古民居,和赣南客家围屋,乐安流坑古村,以及云、贵少数民族的民居一样,对研究古代文化、历史、建筑、习俗等有着重要作用。而今大屋内仍住有五十多户人家,其独有的生活音韵与居住文化真实地折射了江西居住文化的特性及其演变进程。      20、三十里火烧壁万载的火烧壁自双桥镇的绍江、龙田始,直至赤兴、潭埠的茵果,覆盖数乡镇,方圆数十公里,范围广,面积大,山虽不是很高,但壁陡沟深,攀越不易,人迹罕至;然而风景独特,甚是诱人。火烧壁是万载的俗称,地理学上准确的表述是“丹霞地貌”。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八仙中的铁拐李云游四方,来到今万载这个地方,一日,行走山间,竟然棋瘾上来,又恰遇一老夫经过,遂与攀谈,颇有机缘,择一石倨然相对,摆棋争锋,直杀得天昏地暗,难分高下,这盘棋不知下了多久,也不知谁输谁赢,也不说“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总之是局终之时却发现爱犬不见了,于是四处找寻,转过一个又一个的山头,找过来找过去,行至洼里(今赤兴乡洼里),发现了几个狗脚印,但是千呼万唤不闻爱犬回音,左寻右搜,不见爱犬的踪影。一时性急火起,纵一把火,欲把爱犬逼出来。再说这洼里,虽然名叫洼里,但一带全是小山,层层叠叠,了无尽头,更有森森林木,深深茅草,铁拐李这火一纵,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噼噼啪啦的就直往四围烧去。这一烧就是数十里,从龙田、赤兴延至白水的一大片直烧得黑乎乎光秃秃的。爱犬也不知逼出来没有,总之是,棋盘石还赫然的耸立在今双桥镇绍江的那个山头上,而铁拐李当年火烧的山头,也还在,现在本地人都称之为“火烧壁”或“火烧山”(地质学上叫火成岩,属丹霞地貌),棋盘石、洼里的狗脚迹(洼里狗脚迹山壁上的狗脚印,早两年驴友们还得见,去年因修公路,被修路者毁掉了,可惜可惜!)因此而得名。    

总编辑:吴媛

编辑:余鹏黄磊邓龙华袁超

主办:中共万载县委宣传部

新闻-

投稿邮箱:wztxbjb

.







































怎么引起白癫风的
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zaixianzx.com/wzxls/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