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缠心还是心驭红尘?“年万年水泥厂招工,我是第一批通过考试招工进入的。一进厂,我的梦想就是当厂长。”胡总回忆笑称。在厂里经过两年的努力,胡长林晋级成为了车间主任,对于自信满满的他来说,离梦想更进了一步。但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国有企业进行改制,职工下岗。当时胡长林已然是副厂长,对于还差一步之遥的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无情而又巨大的打击。“当时我是含着泪,拿了改制的元钱。当梦想破灭了,不知道今后的道路怎么走。对于刚结婚的我来说,上有老,下有小,感到很茫然,便在家静养了2个月。”也许,机会永远眷顾着那群有准备有理想的人。在思考人生的两个月中,一个偶然的机会,胡长林从电视上看到了农村电网改造的新闻,于是一个梦想就诞生了。“我直接到省电力公司咨询,看中了这个市场的前景,我随即带领一批同时下岗的弟兄们一起下岗再就业,八名同事一起凑足了捌万元,走上了创业之路。”新艺水泥制品厂就成立在原来老厂附近的一块空地。创业的道路上总是充满着荆棘与艰辛,其中的苦楚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但是,他们知道,梦想是必须坚持在路上。胡长林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时的情景:“创业那一年的冬天非常的冷,而且碰上了雨季。当时从湖南引进设备,凌晨两点到达我们的厂里。冒着冻雨,我们在卸货,直到凌晨五点,全身上下已不知那是雨水还是汗水。”对于当时的胡总来说,他不知道弟兄们脸上的表情是欣喜还是茫然,只知道因为那是大家唯一的出路,因为大家都是靠这个置换身份的钱来拼搏着未来,是肩膀上的责任与希望。就这样,在胡长林的带领下水泥厂如初生的婴儿一样慢慢长大。在越来越好的形势之下,胡长林趁热打铁又创办了万年劲松水泥厂。年产值达到多万元。就这样,企业在一步一步中壮大着。2年,全国农网改造进入尾声。他开始计划进军房地产行业,创办了江西长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对于初涉足于房地产的胡长林来说,无疑是在摸索与冒险中成长。他以独特的眼光大胆的向市场迈进第一步。让他比较欣慰的是,胡长林只用了五万元,就撬动了梓埠镇农贸市场的开发项目。3年在鄱阳饶埠镇开发了综合大市场,投资万;4年在石镇投资万,开发玉溪大道,紧接着在青云做了一些项目;5年进军县级市场,县城也做了五个楼盘。现在,在万年县,东西南北东均有胡长林开发的楼盘。如今,长林集团房地产不但进军抚州,而且还走出了江西,远赴天津发展。“天津离北京近又有蓝印户口的优势,所以在天津拿了个项目,总开发面积亩,开发量是60来万平方。现在已经开工开盘,第一期封顶,销售势头也蛮好。”胡总淡然一笑。“小我”肉体享受“大我”精神幸福?8年,胡长林敏锐的意识到,万年县的老百姓,缺少蔬菜,主要来源是靠周边县调配过来,为了解决买菜贵买菜难的问题,胡长林投资万投入蔬菜基地,创建了千亩的蔬菜大棚,成立长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生产、收储、营销一条龙,现在每天有四百人做事。“蔬菜基地做事的员工大多数是社会剩余的劳动力。而从蔬菜基地投放市场之后,市场的菜价明显降低30%。每天一个家庭蔬菜10元,那么一个家庭能省下三元。这也是一种对社会的贡献。”胡长林比较自豪的说道。当自己稳定了基础生活,让剩余劳动力更少,让一千多名员工解决了温饱,同时给社会减轻了负担。据了解,这些年,胡长林的公司纳税已达到上亿元。他认为这是一种责任,对于人民与社会的责任。我为什么做企业?有人是为了挥之不尽的金钱,享尽人间富贵,阅尽人间美景;有人是为了感受高于千万人之上的威风八面,颐指气使;有人是为了超越自己的能力极限……胡长林不满足于“小我”的物质追求,而在追求一种“大我”的精神幸福,从“自利”过渡到“利他”的人生境界!“一路走来的艰辛,滋味只有自己体会,不管是酸甜苦辣,都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现在的胡长林坦承,这些年最注重的是回报社会,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扶贫助学。每年胡长林以个人或公司名义最少捐赠50万元。“因为自己没读到书,小时候家里穷,连3元的学费都没办法交,都是打申请减免,但又交不起学费。”这让胡总从小就有自卑心理,当时的高考报考费是50元,因为没钱就错失了高考,他是班上唯一一个没参加高考的学生。所以希望千千万万的家庭小孩都能学习。为避免让学生产生自卑,他从来不和捐助的学生们见面,而是通过慈善总会或助学基金,来资助学生。第二,改善农村面貌。他在农村长大,了解农村的生活条件差,为了农村条件更好,通过自己绵薄之力,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村里有什么公益性的建设,他便会慷慨解囊。第三,扶贫济困。从创业第一桶金开始,他每年拿出一万元,逢年过节的时候,在村子里通过老父亲走访,召集老同志,谁受灾或收入不好,而作为扶贫对象。第四,长林集团长远发展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每年都会培养一个千万富翁。“在我手上的工程,一般是在两到三个亿,百分之十的利润会给两三个同事去做。要让他们和自己一样,不但自己致富,更重要的是带动劳动者致富。”迄今为止,胡长林和他的长林集团公益性捐助款达万元以上。而近几年来,随着公益性慈善慢慢传出来,胡总的荣誉得到了不少,江西十大新锐政协委员,上饶市政协委员,上饶市商会副会长,万年县政协常委,全国青年工商企业领头人,上饶市十大杰出青年,上饶市下岗创业典型,万年县慈善大使等。“落岗不落志。”当年下岗创业,当地还以胡长林的名字编了一个快板书,在上饶各县市巡回宣讲。国家的政治体制下,是不能够脱离政治的。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首先是要适应环境。市场不规范的时候,如何与政府打交道也是一种学问。胡长林表示:“自己是一个商人,必须是遵守自己的原则,符合政府的规范,靠真诚说服他们。”当然,某些头衔和荣誉也能为企业家起着一种推动作用。菩萨心肠霹雳手段?胡长林一直认为自己比较散漫,但幸好有一种吃亏是福的好心态!长林集团是股份制,一个企业的未来,胡长林知道自己肩膀上承担的责任,不能以一时的疏忽来耽误大家前程,所以他和大家在一起从来不斤斤计较,总是自己吃亏在前,享受在后。如今,长林集团算是比较和谐,胡总给我们解密了两大法宝:第一,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看自己的定位是怎样的,如果你是在保证自己不吃亏的情况下,就会在无形中占他人的便宜。第二,吸取大家的意见,共同商量。不搞一言堂。“就像公司牵扯到钱的问题,我们都是非常的阳光,如亲戚朋友走访,拿纪念品的时候都是需要登记,每星期要开调度会,每月的财务报表都是需要大家共同参议。”长林集团的指导思想是,如果你带私心的,一分钱老板都不能做;不带私心的,那么不管你做多大的老板都可以。人人事事处处为公司着想,所以,长林集团是没有亲朋好友来公司上班。“因为有这一圈子存在,你就没有严肃的企业管理,正所谓是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几年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来讲,我们一直都是在努力,都在追求完美。”对于未来的发展就是企业管理制度,是胡长林一直在探索的方向,眼看企业慢慢壮大,没有明确的管理制度是无法正常运行。所以胡长林经常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为自己充电。“一个企业,你一旦做大了,就要提高管理的能力,企业做大了,员工的心态也就会发生变化,单靠个人的魅力来管理是不成的,必须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一个人在企业管理上能取得成功,那么,笔者相信他在家庭上也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胡长林就是如此,他在家庭和企业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对于家庭的兄弟姐妹是非常的严格,从不乱给他们零花钱,如果他们有梦想他便会资助他们。“有一点非常重要绝对不允许的是,任何亲朋好友都不能向我借钱。”胡总坚决说道,他不想让他们成天不劳而获,这不但影响了自己,更重要的怕影响下一代。对于小孩的教育,胡总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一个人的成功有两块,一是自己个人成功,另一部分就是自己的小孩通过家长对他的教育影响来体现自己的成功,为社会带来价值,那么就是一个人最大的成功。”在企业的发展中,胡总没有时间陪家人,但是自从小孩上了高中,胡总每天都会比他儿子先到家,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现在我的小孩已经是大三的学生了,但是,现在他的老师在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都会以我为榜样来鼓励其他的家长与学生。所以,一个美满的家庭教育观念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后记:在万年县,有一个传闻:“为人不识胡长林,便称老板也枉然”!这虽然是江湖传说,但足以见证胡长林在万年县的地位、企业界的份量。因为其做人大气、懂得分享,自然而然把企业道做成“菩萨法”,让小我的“自私自利”转化为大我的“自利利他”,把越来越多的亲人同事,社会公众,乃至竞争对手的合理利益放在心中……当然能得到大家的爱戴!胡总号称地产商中的“帅哥”,相由心生,皆缘慈善,虽然还不能称得上是“佛商”,但其在人生道路上的精进修行态度,值得我们思考、领悟、学习!
(文章来源于大江网)
跟帖更精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喜欢本文就“点赞”或“转发”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