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天地中国近现代书画扇面成扇手卷

中贸圣佳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将呈现约三百件名家作品,形式多样、精品纷呈。此处遴选扇面、成扇、册页、手卷等多种样式,以期从方寸之间小中见大。其中有丰子恺扇面《行书纳兰词》《载月晚归图》,溥儒、溥伒等合作成扇《行书书法》《江楼秋水》,由谢稚柳题跋的陆俨少册页《山林清胜册》以及张恺骥、秦仲文、汪溶等多位名家合作的《七家锦绣卷》等等,静候众藏家朋友慧眼赏鉴。

“曾于扇上画山水,咫尺内万里可知”。自魏晋南北朝开始,文人便常在扇面上绘画、作诗、题文,抒情达意,或赠友人。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便于收藏而去扇骨的称扇面。圆形的叫团扇或纨扇,折叠式的则叫折扇。在宋、元时代,团扇画广为流行。宋代的山水画、花鸟画在唐代基础上空前繁荣,文人画大兴,加上徽宗的倡导,书画扇面艺术臻于高峰。

Lot.

丰子恺(-)行书纳兰词、载月晚归图

镜心设色纸本

18×51cm.×2

Lot.

张伯驹(-)行书《小秦王》二首

镜心水墨纸本

18×50cm

Lot.

张伯驹(-)空谷幽香

明代永乐年间,由于受到帝王青睐,折扇曾被大量制作以备宫廷所需,而后亦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折扇的流行,改变了当时以团扇为主流的局面。折扇的扇面可书可画,扇骨可雕可镂,集实用与审美价值于一体,为文人雅士所喜爱。明清时在折扇上题诗作画已蔚然成风,水墨丹青,雅韵俗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文人墨客也常常在诗词中咏扇抒情,为中国扇文化留下宝贵的笔墨。

Lot.

溥儒(-)、溥伒(-)等

行书书法、江楼秋水

成扇设色纸本

Lot.

朱兆莘(-)行书七言诗

王云(清)无量寿佛

19×50cm

说明:上款人为姬觉弥。

姬觉弥(-),本名潘小孬,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府睢宁县。曾任爱俪园总管、哈同洋行经理、仓圣明智大学校长。

Lot.

许铁峰(近代)节临周散氏盘铭

启功(-)金陵遗意

册页,一作册叶,是书画作品分页装裱成册的一种形制,主要是为了方便保存和收藏。唐前多兴手卷,因观赏不便,于是有人将手卷切割后装成单页;继而因单页久翻易乱,不易保存,遂将它装裱成册,这便产生了册页。册页的页数均取偶数,如八开、十二开、二十四开,甚至更多。册页的画幅比较小,所以在构景立意时,往往抓住最重要、最美好的部分,将它完美地表现出来,盈尺之间,画趣画理,发人遐思,引人入胜。

Lot.

陆俨少(-)山林清胜册

册页(八开)设色纸本

26×17cmx8

说明:谢稚柳题跋。

Lot.

容祖椿(-)二十四节气花卉册页

册页(二十四开)设色纸本

26×25cm.×24

Lot.

张光(-)画、龙榆生(-)题花蝶对题册页

册页(十二开)设色绢本

33×33cm.×24

龙榆生(-),本名龙沐勋,字榆生,号忍寒。江西万载县人。著名学者,曾任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其词学成就,与夏承焘、唐圭璋并称,是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词学大师之一。主编过《词学季刊》。编著有《风雨龙吟室词》《唐宋名家词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等。

Lot.

颜世清(-)寒木堂画册

册页(十八开)水墨纸本

27.5×19cm.×18

说明:本拍品为须磨弥吉郎旧藏。

须磨弥吉郎(-),号升龙山人,室号梅花草堂,日本昭和时期著名外交官,历任日本驻华公使馆二等参赞、驻广州总领事、住南京总领事兼使馆一等秘书等职位。年转任驻美大使馆参事。在以外交官派驻中国期间,借助其特殊身份的便利,须磨多有接触中国画家的机会,凭借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对中国近现代绘画的深入认识,仅十年之功,便建立了十分完备的中国书画收藏体系。

手卷这种品式晋代就已经出现,它是由秦汉的“经卷”、“卷子本”演化而来,便于边展开、边观赏、边卷合,也叫“横卷”或“长卷”。手卷前有引首,可题字;后有题跋,可由多人作跋。其内容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如《兰亭序》《自叙帖》;可以是一首(组)诗词或者全景画面,如Lot.应野平《井冈春色》。手卷可以由同一作者,自己做诗,自己书写,自己根据诗的意思作画,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三绝,Lot.徐宗浩《梅花手卷》就属于这一类;也可以由多个作者的作品组合而成,如Lot.张恺骥、秦仲文、汪溶等合作的《七家锦绣卷》、Lot.徐宗浩、邵逸轩、顾坤伯等合作的《书画手卷》。

Lot.

徐宗浩(-)、邵逸轩(-)、顾坤伯(-)等书画手卷

手卷设色纸本

22×cm

Lot.

徐宗浩(-)梅花手卷

手卷水墨纸本

21×cm

Lot.

应野平(-)井冈春色

引首:26.5×89.5cm

本幅:26.5×cm

题跋:26.5×97.5cm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zaixianzx.com/wzxls/1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