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全国“七五”普法顺利实施完成,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全民法治素养明显提升(引题)
让法治精神深入人心(主题)
人民日报记者魏哲哲
6月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司法部部长唐一军作关于“七五”普法决议贯彻落实情况的报告时介绍,我国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顺利实施完成。5年来,党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重大主题普法活动扎实开展,“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全面实行,法治乡村建设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繁荣发展,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全民法治素养明显提升。
安徽省淮南市普法志愿者向群众讲解民法典。陈彬摄(人民视觉)
江西省万载县人民法院法官在学校开展普法宣传。邓龙华摄(人民视觉)
案件处理
成为法治公开课
酒驾、醉驾到底要付出怎样的代价?酒驾查处有哪些新科技?4月30日20点,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微博对四川广安等十地交警执法进行直播。
执法现场,交警客串起了主播,向广大网友直播夜查酒驾、醉驾集中整治行动的现场。不一会儿,交警就查获一起疑似酒驾的情况,经过对驾驶人进行呼气式酒精检测显示数值为39毫克/毫升。“这意味着这位驾驶人每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了39毫克,涉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交警结合案例向网友普及了相关法律规定,“饮酒驾驶,是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毫克/毫升、小于80毫克/毫升的驾驶行为。”
直播作为法治公开课,执法现场就是普法现场。“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是‘七五’普法的标志性措施,是普法工作的重大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负责同志表示。
通过开展“七五”普法,普法责任清单普遍建立。司法部牵头成立了落实普法责任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中央16家成员单位带头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统一编制并公布了两批中央和国家机关普法责任清单,覆盖50多家中央和国家机关。16个省(区、市)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有力推动“七五”普法理念、制度和实践创新。
如今,各地各部门在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过程中广泛开展普法。“在立法过程中,广泛听取全社会的意见,以民法典编纂为例,先后10次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万条意见建议。”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负责同志介绍,在执法全过程中主动普法,将行政执法相关的法律依据、救济途径等进行公示,从静态普法变成动态普法;在司法办案各个环节宣讲法律,引导全社会维护司法权威……“七五”普法期间,各地各部门通过创新方式,积极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法律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在湖北恩施沐抚办事处,每个村民小组长的背包里通常装有两样东西:矛盾纠纷层级调处意见表和法律顾问服务卡。“可别小看了这些表格和服务卡,村里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都反映在上面。”沐抚办事处司法所所长李美略介绍,有了矛盾纠纷,村民先找小组长进行调解,解决不了再逐级上报;遇到不清楚的问题,还可以随时打电话咨询法律服务团的律师。
沐抚办事处是恩施大峡谷核心景区所在地,游人多,景区建设、征地拆迁等事项多,容易产生纠纷。沐抚办事处推行“矛盾纠纷层级调处办法”,纠纷发生时,当事人先找小组长,调处成功,制作协议;不成功,签署处理情况并逐级上报。“为了让村民更信服,充分发挥律师的专业水平群众认可、第三方身份群众信任的优势,积极引导律师参与调处。”李美略说,每户村民家都有法律顾问团的服务卡,让村民遇事情找法,有助于矛盾纠纷在基层及时有效化解。
小事不出村,就地化解矛盾纠纷。“七五”普法期间,各地通过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用好人民调解员、建立村民说事点等方式,引导干部群众遇事找法,推动法治乡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各地结合实际进行深入探索,不断加快涉农立法、强化乡村执法监督、持续推动乡村普法守法,公共法律服务不断向基层一线延伸,打通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负责同志介绍,当前,全国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已实现了村、乡(镇)全覆盖,一村一法治文化阵地已达到95%。
近年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扎实推进。司法部、民政部组织开展了第七批、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命名工作,制定了考核标准和命名管理办法,定期开展复核工作,确保创建质量。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的电子地图上线运行,加强实时、动态管理。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时调整不符合条件的村两委干部,努力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宪法法律
融入日常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年12月4日一早,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来到“宪法晨读”活动北京主会场,一字一句带领现场学生朗读宪法部分条文。
这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教育部连续第七年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30余万所学校的多万名学生通过与主会场网络连接同步参加了活动。
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持续开展全民普法,把法律交给人民,这是人类法治史上的一大创举。“七五”普法期间,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宪法法律融入日常生活、走入人民群众,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
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各地各部门积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活动,让民法典宣传生动鲜活、亲和力强,真正走进人民群众心中。
“就叫王者荣耀!”“就叫北雁云依!”“那么,按照法律规定,究竟能不能取这样的名字呢?”
这两起被社会公众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