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刚刚结束的“必胜”迎外演习中,代表我军对抗训练最高水平的红蓝双方,向50多个国家的外军学员展示了训练成果。我军第一支外军模拟部队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称之为蓝军,南京军区模拟蓝军旅旅长、我军首批大学生干部王鹏的对手是装甲兵,他大胆借鉴二战中德军“齐格菲防线”设置防坦克障碍的方法,将三角锥、蛇腹型铁丝网混合设在坦克可以通过的路道和方向,硬是把“红军”坦克逼到“蓝军”预设的火力口袋。
南京军区某旅旅长王鹏:蓝军作为红蓝对抗演习中的一个关键对手,它不是陪练,它是拳头,起的是磨刀石作用。
在去年以来的近0场实兵自主对抗演习中,王鹏带领蓝军不断亮绝招、出奇兵,有力提升了部队的实战化水平。
必胜-演习:专业化“蓝军旅”决战演兵场
“蓝军”又称假想敌部队,他们担负着在演习中模拟作战对手,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任。自从解放军上世纪80年代开始基地化训练以来,“蓝军”部队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年月日至2日举行的“必胜-”演习中,由南京军区指定长期担任“蓝军”的“蓝军旅”参演,专业化的“蓝军”将演习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年月日至2日,南京军区“必胜-”实兵对抗演习在皖东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举行。
“必胜-”“红军”加强装甲旅与“蓝军”步兵旅实兵自主对抗演习,是南京军区近年来组织的实兵自主对抗演习的生动缩影,是全面检验整旅整团核心军事能力的高级形式。
此次演习以“红”“蓝”双方兵力兵器为主,万人千车,纵横驰骋在广阔的深山腹地,涉及陆空两个军种、0多个兵种、数十种装备,轮番在这次演习中亮相。
“自主和真抗,是这次演习的主要特点。”训练基地司令员、此次演习总导演陈强表示。他说,这次演习最大限度地贴近实战,“红”“蓝”双方战前侦察、兵力部署、作战决心的确定、攻击和防御等一切作战行动完全自主进行,在实际形成的战场态势下斗智斗勇,导演部不进行干涉。
“必胜-”演习中的“蓝军旅”是一支专业化“蓝军”部队。两年前,南京军区指定所属某旅长期担任“蓝军”,至今,该旅已经经历8场实兵对抗演习的砥砺,成为南京军区赫赫有名的“魔鬼旅”。陈司令员说,“蓝军旅”的组建,彻底改变导演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弊病。现在导演部真正做到了只当“裁判员”,而让“红”“蓝”双方自主在“战场”上“厮杀”。
“必胜-”演习分为战备等级转换、机动集结、战斗准备、战斗实施四个阶段。演习还邀请了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外军学员以及德国、印度等55国的30多名军官现地观摩。
高强度快节奏全要素实兵对抗
月日9时30分,观摩人员在基地导演大厅听取演习总导演陈强关于演练情况的介绍后,向现地机动,观摩合成坦克营夜间开进。
2时,马达轰鸣声由远而近,一辆辆坦克、步战车、自行火炮,在阴雨中呼啸而过。外军观摩人员听到翻译介绍,“红军”为防“蓝军”来侦察,驾驶人员利用红外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夜间开进,时速达到40公里时,连连赞叹。接着,观摩人员转场至某谷地,观看了临时开设的野战直升机场。
2日上午8时,战斗打响。“红军”先发制人,兵分两路攻击“蓝军”阵地;“蓝军”则依托阵地内工事障碍,顽强抗击“红军”立体多路攻击。战斗一开始,双方就打得异常激烈。
“红军”在完成驱除“蓝军”警戒后,立即以工兵为主、步兵为辅,实施破障。他们在武装直升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的支援下,空地一体突击“蓝军”的一线支撑点和坚固工事,并开始大规模的地面强击突破。“蓝军”则运用纵深火力突击、电子遮断等手段,阻止“红军”的冲击。
战场的各种信息被实时传输到基地演播大厅,通过大屏幕显示在观摩人员面前。为了能让外军人员更好地了解战斗经过和对抗态势,导演部每隔个小时,运用二维态势图,报告综合态势。在导评组此起彼伏的报告声中,导演部还见缝插针介绍了激光模拟交战系统、信息采集、对抗裁评等组织对抗演练的方法手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军”突入“蓝军”防御阵地。“蓝军”在一线防御阵地丢失后,为稳定防御态势,利用部分机动打击力量,在武装直升机等空中火力支援下,对某高地进行强攻,夺回高地。退下来的“红军”则再次调整部署,采取正面牵制、两翼夹击,使某高地失而复得。
“蓝军”在一线阵地大幅丢失,纵深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利用“红军”攻击间隙反渗透,展开惊心动魄的斩首行动。“红军”使用指挥所兵力,阻止守方斩首分队接近,掩护指挥所从翼侧摆脱,继续实施指挥。虽是有惊无险,但指挥人员还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3时许,纵深攻击群实弹战术演练又呈现在外军观摩人员面前。率先上阵的是两个加强坦克连某新型坦克,这些刚从国庆阅兵中凯旋的“铁甲”,从两翼高速推进,一发发炮弹准确命中目标。紧接着,步战车、综合扫雷车和武装直升机轮番上阵,开辟坦克通道,压制阵地火力点,夺占纵深要点。在不足0平方公里的山峦间,坦克、步战车、武装直升机等5类装备9种火器,对阵地内80多个目标,进行了精确打击,集中展示了军兵种空地、空炮、步坦等密切协同的良好战术水平。
“蓝军”的“凶狠毒辣”让“红军”吃尽苦头
此次演习中,“蓝军”的“凶狠毒辣”让“红军”吃尽苦头。2日上午0时许,“红军”主攻突击队疾驰而来,一路突击。“蓝军”凭借坚固工事,寸步不让,“红军”进攻受阻,几次冲击都被判失败。他们的反坦克小分队频频出击,不断打乱“红军”的进攻部署。
双方斗智斗勇斗战法。面对“蓝军”各种先进反坦克导弹的火力突袭,“红军”某新型坦克迂回出击,不断打出烟幕弹进行干扰和防护遮障。顿时,“蓝军”激光、红外武器成了“瞎子”。“红军”装甲兵群顺势快速出击,迅速占领有利地形。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数十门火炮齐发,“蓝军”有生力量损失不少。
“蓝军旅”立即向核心阵地收缩,旅长王鹏借鉴二战中德军齐格菲防线设置反坦克障碍的方法,三角锥、蛇腹型铁丝网、混合雷场绵密设置在坦克通路上,“红军”本欲乘胜追击,却又遇到阻挡墙,只好寻找突破口。哪知,那条没有设置障碍的通路正是“蓝军”预设的“火力口袋”。
“红军”官兵对“蓝军”既恨又爱,不少吃过苦头的“红军”指挥员感慨地说:“"蓝军"强大了,"红军"方能水涨船高。专业化"蓝军"既是我们的对手也是教练,与这样的高手过招,受益匪浅!”
“担任模拟敌军任务以来,"蓝军旅"这支肩负特殊任务的部队,在每一场实战化实兵对抗演习中,守得住、防得严、冲得出、打不烂、拖不垮,呈现给部队的是强劲的对手形象,给每一支雄师劲旅带来的是最大程度的砥砺和锻炼!”见证了“蓝军旅”逐步的成长壮大,南京军区领导给“蓝军旅”以很高评价。
做形神兼备的“蓝军”部队
“其实,"蓝军旅"成长的道路并不平坦。”“蓝军旅”旅长王鹏说。他们首次与某装甲团开展实兵实装“对决”时,山林旷野之中,“红军”凭借强大的装甲优势,一路风驰电掣,摧枯拉朽,“蓝军”面对如此庞然大物,无法阻挡,节节败退,进攻战斗提前结束,“红军”轻松取胜。
那一夜,“蓝军旅”旅长王鹏与其他常委一样,都彻夜难眠。“要当磨刀石,如果自身不硬,刀不但磨不利,还会把磨刀石磨损了!”在复盘讲评会上,王旅长斩钉截铁地说:“要战胜对手,就要先高于对手!”
此后,“蓝军旅”不断摸索着改进,既要形似,更要神似,做到“知敌、像敌、超敌、胜敌”。他们学习研究外军,想出比对方还要狠、还要高的招数,鼎力打造坚硬无比的“磨刀石”。
旅里组织高强度训练——全旅所有连队在2小时内,要在30公里山路上完成25个课目的综合演练,途中还设置了穿戴防毒面具快速通过染毒地段、3公里武装越野后直接进行轻武器应用射击考核、通过30米距离的山地高低桩和铁丝网。
不少官兵仍记得,当时组织战术训练中,不少官兵没有敌情观念。旅里从某研究所借来30套激光模拟训练器材,演练中,一个班没到敌前沿就死伤8人。几番引导示范,官兵敌情意识增加了,对抗演习中的伤亡比例也明显减少。
“魔鬼训练”造就钢铁战士,演习场上,“蓝军旅”打出了威风。半年后,军区部队的官兵都称“蓝军旅”是“魔鬼旅”。
这支“魔鬼部队”人员素质过硬。他们统一佩戴蓝色袖标、胸前佩戴独特的“蓝军”标志牌,90%以上军官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所有官兵对外军常识“一口清”。
“蓝军旅”武器装备精良,他们拥有全军区范围内最先进的装备,还加强配属有电子对抗分队。依靠强有力的支持,他们成功模拟了几十种作战样式和外军战法,摸索出了无线电侦察、电磁干扰、网络插入等信息化条件下的战术手段。
月2日上午0时许,红军前进纵深进攻受阻,紧急之中召唤运输直升机,实施机降突击。40多名突击队员搭乘两架直升机,紧贴山脊呼啸而来。直升机刚欲悬停机降时,“蓝军”分队已疾驰而来,将机降人员团团包围。
原来,为了反“红军”机降,“蓝军”专门成立了机动打击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加上性能优良的机动装备,3分钟内能达到防区内任何一个可能的机降点。“红军”一机降,“蓝军”就出发,在时间就是生命的比拼中,“蓝军”赢得了胜利。
演习现场观摩领导的评价充满了喜悦:“"蓝军旅"这支部队,模拟假想敌形神兼备,是和平年代解放军提升作战能力的好对手!”(中国青年报胡伟黄建东摄影汝飞任龙)
责编:曹劲
信息源:CCTV年2月4日
好一个“蓝军司令”!王余根詹龙周林倪大伟
“活捉王鹏,荣立一等功!”
王鹏是谁?南京军区某摩步旅旅长、新一代“蓝军司令”。
疑兵、奇兵、重兵,红军兵分多路拔点夺隘,突击猛进;示假、设伏、抗击,蓝军层层阻截,固守抗击……深冬,皖东某合同训练基地,代号为“必胜-”的实兵自主对抗演习激烈进行。
板寸、眼镜、迷彩,招狠、手辣、诡异……“蓝军司令”王鹏——一个新型模拟敌军指挥员的形象通过战场监视系统传至导演大厅,吸引着50多个国家30多名军事观察员和外军军官的目光。
“好一个蓝军司令!”不同肤色的军人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对这位蓝军指挥官的肯定和赞赏。
蓝军组建两个月就打败“红军”
年,为适应军队训练转型需要,南京军区探索了和平时期最接近实战、最有效提升核心军事能力的训练形式——依托训练基地组织实战化实兵自主对抗演习,并决定组建模拟敌军部队,在对抗演练中磨砺部队。
一纸命令,南京军区某摩步旅被确定为磨刀砺剑的蓝军部队。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旅长王鹏的头上多了个头衔:“蓝军司令”。
与一纸命令同时下发的还有一道“死命令”:两个月后,王鹏要带领专业化蓝军部队走上准战场接受对抗检验。
两个月后,王鹏率领指挥机关以蓝军身份,与某装甲师走进皖东某合成战术训练基地,展开红蓝指挥所对抗演练。
对决下来,王鹏带领的蓝军胜了。
“往日不堪一击当陪练的蓝军部队,组建两个月竟然把红军打败了!?”“红胜蓝败的演练规则咋被打破了!?”
一时间,昔日在对抗演练中只是“影子部队”的蓝军,摇身变成了又狠又毒、实实在在的“敌人”。
“蓝军司令”王鹏的名字迅速传遍军区部队,甚至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王鹏神了!”
然而,熟悉王鹏的人都知道:这一切是多么来之不易。
“知敌、像敌、超敌、胜敌”
部队身份由红转蓝,训练演习课题由攻转防,演习方式由单方预设转为自主对抗……这一系列转变如何尽快实现?
王鹏心里有本账:担负起蓝军部队磨刀砺剑的重任,就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角色转换,着眼“知敌、像敌、超敌、胜敌”,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活生生的逼真对手。王鹏带领这支部队迅速转身,开始艰难地探索。
“弟兄们看看,我像不像一个‘蓝军司令’?变脸先从我做起!”
蓝军部队组建誓师大会开在野外训练场,王鹏走上主席台,全旅官兵一片哗然——他剃发明志,以一个新型指挥官的形象出现在官兵面前,引领全旅开始了模拟蓝军建设之旅。
“模拟敌军当年就要组织实兵对抗,在一无教材、二无经验的情况下,困难可想而知,一些同志产生了畏难情绪。”王鹏谈起当初接到模拟蓝军任务时部队官兵的反响时,一脸严肃,“我当时就在全旅官兵面前立下军令状,我们不仅要当好‘磨刀石’,更要成为‘撒手锏’,永远当‘高手’。”
《外军联合作战条令》、《外军军事训练转型文件汇编》、《外军作战研究》……短短半个月,王鹏吃住在办公室,眼镜片变厚了,千万字的外军资料被他读成了自己的东西:作战准备主要内容、作战编成、作战指挥程序和主战装备战技术性能4张图表,使海量信息简约明了、好记易懂,外军作战训练的理念和模式等一目了然。
学理论不容易,实践起来更难。对抗演练中,王鹏看到这样一幕,蓝军阵地上,“当红军传人,展二野雄风”的大红标语格外刺眼。他恍然大悟:模拟蓝军,还要解决一个神似问题。
对老习惯说“不”,向神似逼近。几天后,蓝军指挥所席位设置、战场标语口号、上下级之间称谓等细节,全部由熟悉变为陌生。
第一场实兵自主对抗演习,王鹏的模拟敌军部队一亮相便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对手是闻名全军的“临汾旅”,旅长金川是王鹏任旅参谋长时的老领导。然而,战斗一打响,王鹏就给老领导来了个下马威:在红军可能开设指挥所的地方埋炸药、设伏兵,逼着对方精心选择和开设指挥所;对方选择一条远离核心阵地、不易被发现的路线,派出精兵打穿插,结果钻进了王鹏设置好的火力口袋……
“胜负放一边,真刀实枪干!”金旅长谈起那次实兵对抗演练,话语中充满了对老部下的钦佩,“在对抗之前,我们俩就有这个君子约定。王鹏不简单,军区党委选他当‘蓝军司令’,我们佩服!”
这场对抗演练,双方你来我往、见招拆招,战斗一直打了8个小时,最大程度地磨练了蓝军、砥砺了红军。
会唱歌,更会打仗
今年国庆前夕,王鹏摆了50多桌饭,办了一次阵地晚宴。6台汽车同时打开车灯,全旅上千号官兵个个“嗷嗷叫”。
一曲悠扬的男中音SPEAKSOFTLYLOVE(《轻轻说爱你》),把官兵们带入欢乐的海洋。演唱者是王鹏。
王鹏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从小学习画油画,至今没丢;会乐器,二胡、萨克斯都很精通;喜欢唱英文歌曲。
王鹏会唱歌,但更会打仗。
一次演习,王鹏密谋“斩首行动”,决定利用6辆坦克、3辆步战车,潜伏打击红军指挥所。
战前驱车,王鹏漫山遍野寻找潜伏点,找来找去,眼前一亮:“就这儿!”于是,战车在夜幕下悄悄驶入埋伏点,官兵一夜猫在里面,不吃不喝。
次日中午,红军正在吃饭,王鹏一声令下,6辆坦克出击。起初,红军指挥员还以为是己方退下来的坦克,定睛一看,坦克上蓝旗高高飘扬,不免大惊失色。
导调大厅里,所有人从大屏幕上看到这一幕,都吃惊地站起身来。
近两年来,王鹏指挥的7场实兵自主对抗演习,场场都把红军逼入险境、绝境,与他交过手的红军指挥员感叹:“王鹏打仗点子多,难对付!”
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后的王鹏参了军,接着就上前线,并荣立三等战功。年,他以全军笔试、口试、综合考评3个第一的成绩被国防大学研究生院录取,毕业时是同届唯一的全优学员,并被国防大学、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聘为联合战役学部队导师和客座教授。
在旅里,全旅官兵都知道王鹏有三大业余爱好:读中外兵书、看战争影片、研究军事学术。
王鹏看战争大片可不是看着玩儿,而是从指挥谋略、战法运用到兵力部署、障碍设置等,反复揣摩,一个小时的影片,他有时要看六七个小时。
他不但自己看,还精选出一些诸如《诺曼底登陆》、《丛林大兵》等经典片子,带领机关和基层营连主官一起学习研究。官兵们说:“实兵自主对抗演习中使用的一些奇招、怪招和简便实用的防坦克、防机降、防渗透手段,好多是旅长带着我们看了影视资料后琢磨出来的,很管用。”
蓝军战士也会大叫:“我和你拼了!”
盛夏之时,又一场实兵对抗演练大战在即。然而,傍晚时分高气压强对流天气不期而至,暴雨如注,全旅官兵用心构筑的工事障碍,近70%被冲毁。
“我们是蓝军,工事修不好也不要紧。”有人建议王鹏向上级报告推迟演练。
“战争会因为工事障碍抢修不好而推迟吗?”王鹏反问。
是夜,王鹏带领官兵打响了工事障碍构设抢修攻坚战。连续奋战3小时后,所有演练设施全部恢复。
军区机关领导和导演部评价:战斗还没打响,王鹏已经在作风上赢了分。
将帅如此铁腕,手下岂无精兵。
一次与红军激战,双方肉搏。一名红军战士冲上前来要缴蓝军战士的枪。这名蓝军战士卷起袖子,如猛虎下山般扑了上去,抱着红军战士就向山下滚去,嘴里发出歇斯底里般的吼叫:“我和你拼了!”
一次实兵自主对抗演练前夕,3名蓝军战士途中伏击,只有一壶水和一点干粮,但他们一隐蔽就是一天一夜。战斗中,一名蓝军反坦克导弹手,击毁红军2辆坦克。集团军表彰的0名神枪手全部出自该旅。
活捉“蓝军司令”王鹏,是每一支与蓝军对抗演练的红军部队的最大愿望。然而,直到发稿时,还没人能荣获这个一等功。
责编:曹劲
信息源:CCTV年2月4日
“蓝军司令”的前世今生“活捉王鹏,荣立一等功!”
王鹏是谁?南京军区某摩步旅旅长、新一代“蓝军司令”。
疑兵、奇兵、重兵,红军兵分多路拔点夺隘,突击猛进;示假、设伏、抗击,蓝军层层阻截,固守抗击……深冬,皖东某合同训练基地,代号为“必胜-XX”的实兵自主对抗演习激烈进行。板寸、眼镜、迷彩,招狠、手辣、诡异……“蓝军司令”王鹏——一个新型模拟敌军指挥员的形象,通过战场监视系统传至导演大厅,吸引着50多个国家30多名军事观察员和外军军官的目光。
“好一个蓝军司令!”不同肤色的军人用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对这位蓝军指挥官的肯定和赞赏。
以上是几年前,军内外各大媒体关于新一代“蓝军司令”王鹏的一段生动描述。
作为王鹏麾下的一名普通军人,这些年,我有机会更为直接、全面地了解到了这位“蓝军司令”的诸多传奇故事。
上篇:英雄也问出处,“蓝军司令”前世
身披地方名牌大学光环,他主动放弃丰厚待遇,义无反顾投笔从戎、矢志报国;主动写下请战血书,在老山前线经受生死锤炼;主动离开军校教坛,到艰苦的野战部队锻炼……对王鹏这些略带传奇色彩的成长历程,有人给出了8个字的评价:血性男儿,职业军人。
“前世”故事一:名校学子从军报国。
王鹏的故乡在红色圣地湖南湘乡,与韶山毗邻。少年时代,他就常随家人参观“毛泽东纪念馆”,毛泽东“指点江山,激场文字”的故事,在王鹏心里打下深深烙印。生在伟人故里,当效前辈之行。从小学到高中,王鹏发奋学习,成绩一直优异。98年,王鹏考入南京大学经济系。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能上名牌大学,到这个炽手可热的专业就读,的确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但王鹏并不满足,他有着自己的理想。年夏天毕业分配前夕,就在省市机关等多个用人单位向他抛来“绣球”时,王鹏却作出一个出人意料地决定:我要去当兵!
消息传出,首先在同学中炸开了锅,亲朋更是百般不解,许多质疑、反对的声音潮涌般袭来。“你一个学经济的高材生,跑到部队去干什么?”“放弃光明前途,却到部队找苦吃,何苦啊?”“千万不要因一时冲动,而后悔当初的选择”……面对大家的不解,王鹏显得异常镇定:“国家培养了我们,现在前线在打仗,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袖手旁观,只为自己考虑!”同年7月,王鹏被批准入伍,实现了“从军梦”,他像胜利凯旋的勇士一样激动不已。“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在大学举办的欢送会上,王鹏诵诗明志,表达投身军旅、报国奉献的豪情。
“前世”故事二:投身战场直面生死。
部队对王鹏这个名牌大学生很看重,一入伍就把他分到了军事科学院战略理论部,从事军事理论研究。能分配到首都北京,又在大机关工作,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可王鹏心里却一百个不情愿:如果为了坐机关,我来部队干什么?再三请求重新分配。王鹏深知,要成为一名合格军人,必须补好军事基础这一课。他选择到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接受两年合成参谋专业培训。培训期间,王鹏一边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一边密切 如今,红蓝对抗战役仍在持续。而王鹏被调离蓝军,担任南京陆军学院院长。在这片培育优质军人的沃土上,王鹏要走的路还很长……
个人简介
王鹏,年2月生,湖南湘乡人。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经济系,随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教员,师作训参谋,副科长,营长,团参谋长,师作训科长,集团军教导大队训练处长,集团军司令部侦察处长,旅参谋长,副旅长,旅长,第2集团军副参谋长,东部战区陆军副参谋长。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年任陆军指挥学院院长
信息源:南京大学商学院年8月7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