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万年县创新发展理念,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按照“山青水秀、村容整洁、民风淳朴、留住乡愁”的标准,突出村庄整治、环境美化、建房规范、垃圾治理、乡风文明等重点,统筹规划,集成投入,制定标准,系统推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更加和谐文明的秀美乡村,建设幸福万年。
青陈线上的秀美姚源
通道沿线是万年县向外展示的窗口,也是对内示范的样板。为此,万年县将通道提升作为秀美乡村建设的切入点,以国道、昌万公路、青陈线、锦黄线、支线(万年北至神农源景区)、上万高速挂线为重点,整合各类资金2亿元,开展了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高位推动,高效推进,大力提升,通道沿线焕然一新。
一方面突出“拆三房”抓整治。以主要通道沿线、集镇和秀美乡村为重点,开展了“拆三房”(违章房、废弃房、危旧房)全域集中整治活动,共拆除“三房”处,53.38万平方米。另一方面突出“改徽派”抓提升。我县将房屋改“徽”这个直接惠及农户的项目,作为秀美乡村和通道沿线整治提升工作的重点加以推进。对通道沿线、集镇和秀美乡村示范点的住房凡是能够按照徽派风格改造的,都按照“白墙黛瓦马头墙”的标准进行改造,体现地域特色。截止目前,基本完成改“徽”工作,房屋外立面改造栋、其中改“徽”栋。同时,规范农村新建房,成立了乡镇规划管理所,配齐了工作人员;建立了农民建房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规划规范农民建房管理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落实了“四公开”和“五到场一公示”制度;编印了以改良徽派为主风格,具有改良徽派农民建房图集;严格规范审批,坚决落实农民建房“四个统一”标准,做到占地面积统一、建筑面积统一、房屋高度统一、建筑风格统一。
建立健全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农村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一是建垃圾发电厂,做到生态处理。在维持好县生活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的基础上,成功引进了上市公司、垃圾处理行业的领军企业——浙江伟民环保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新建日处理能力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这是全省唯一的县域布点项目,预计明年6月可建成投产。二是建保洁员队伍,做到清扫到位。按照集镇村庄每60-80户、干道和河流每3公里配备一名保洁员,且年龄一般在60岁左右的标准,配齐了保洁员队伍,全县共配备保洁员名。三是建垃圾银行,做到分类有序。围绕垃圾分类,资源利用,我县以主要通道沿线和秀美乡村示范点所在村委会为重点,建成垃圾银行36个,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四是配齐转运设施,做到中转顺畅。今年规划新建了垃圾中转站15个;投资余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万元,县配套万元建设农村垃圾分类收集屋个;添置垃圾桶8万只,发放电动保洁车辆。同时,资金保障有力。县乡财政按照人均40元的标准安排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经费余万元,农户按人均24元标准自筹万元。
按照“三改一建”(就地深埋改一批、异地迁葬改一批、粉刷美化或广告遮挡改一批、建生态公益性墓地)的思路,投入资金万元,对主要通道沿线两侧和村庄周边视野可及、有碍观瞻的重点区域的坟墓,植树绿化遮挡座,拆、迁座,其中拆除豪华墓、活人墓85座。同时,大力倡导绿色殡葬,规划建设了生态公益性墓地42个,通道沿线可视范围内未出现新葬坟墓。
按照“三绿二美”(村庄绿化、通道绿化、庭院绿化、河岸美、产业美)的要求,大力开展清河清库清沟清塘活动,保持水系清洁通畅;利用拆“三房”等留下来的空地,引导广大群众建“三园”(果园、菜园、花园),既美化乡村环境,又增加群众收益,降低了今后的养护成本,这个做法得到了省市充分肯定,在《江西新农村建设要情》第14期进行专题推介,省委办公厅专门安排人员到我县进行调研。截止目前,共建成“三园”余个,通道沿线栽种马家柚1万株、各类蔬菜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