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埠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何振和喜获全国

本贴片广告招商:

11月4日至6日,第四届中国农村卫生大会暨第十届乡镇卫生院院长年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万年县梓埠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何振和喜获“全国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荣誉称号。

据悉,此次全国共有名乡镇卫生院优秀院长获此荣誉,其中江西省共有14名,万年县梓埠镇何振和院长脱颖而出成为获此殊荣者之一。

让我们再一次回顾何院长在梓埠中心卫生院工作36年来的岁月,聆听他扎根基层为医疗事业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倾心奉献的事迹,感受到他获得荣誉背后的正能量。

扎根农村为乡亲

何振和是万年县梓埠中心卫生院院长、党支部书记,中等个头,常年一身白大褂,曾获得万年县十大杰出青年、上饶市十佳院长和全省百名优秀医生等称号。他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农村,无论是做医生还是当院长,始终诠释着一名普通党员的奉献和追求。他的工作履历很简单,只有一个工作单位,但他的业绩却很不寻常。

德艺双馨好医生

35年前,年仅19岁的何振和从上饶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梓埠卫生院工作。当时,这是全县交通最为不便、最为偏远的一个乡镇卫生院,条件极为简陋。

打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民就医现状的何振和,没有失落感,反而庆幸终于有面对面为农民服务的机会。早在年,医院主动提出,想把已成为外科骨干的他调去,但他却谢绝了。这个时候的他还没有成家,他父亲帮助做工作,说既可以进城,又可以增加收入,找个好点的女朋友也容易,为什么不去呢?他说,医院大,人才多,有我无我没有多大影响,但在这里我就是外科骨干,缺了我患病的乡亲们便多一份痛苦和危险。就这样他主动放弃了上调机会,扎根农村一干就是35年。

不抽烟、不打牌、不喜欢呼朋唤友,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工作上。为了适应农村卫生院需要,为更多的农民治病,他除了主攻外科,还自学内科、儿科等业务。白天,忙着望闻问切,晚上,就着烛光啃书本,拓展知识面,摸索适合农村的诊疗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的何振和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全科医师”。梓埠当地的、鄱阳的、余干的等。他的办公室从早到晚坐满了病人。他娴熟的输卵管结扎技术有口皆碑,至今完成手术上万例,未出现一例并发症。面对计生干部,结扎对象都会这样的要求:结扎可以,但要何院长亲自做手术。小切口小儿疝气手术,切口无需缝合,几分钟即可完成手术,深受群众称赞。农村卫生院没有血库造成的不能及时输血,是农村脾破裂、宫外孕等常见病抢救难的主要原因。他结合这一实际摸索出的“腹腔自体血回输”技术,挽救了30多位农民的生命。乐丰镇有位宫外孕妇女送到他这里时,因失血过多,已测不到血压,只有微弱的呼吸。他采用这项技术及时施救,把这位妇女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如果到县城取血再做交叉配血,需2个多小时,这位妇女就根本没有生还的可能了。他撰写的论文《腹医院的应用》在《江西医学院学报》发表后,受到专家好评。

何振和总是千方百计替病人着想。对待病人,从来一视同仁,不分三六九等。开药,从不乱开大处方、滥用昂贵药品;手术,也是时时维护患者利益,尽量减少开支,住院医院的一半。给病人垫付医疗费,对何振和来说是家常便饭。他说,看到有的病人为了治病,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心里就软软的。接受患者的红包和吃请就更不会了。遇有执意要给红包难以拒绝的,他就会交到入院处作为其住院押金,当上院长后,他还依然照常坐诊拿手术刀,全心全意用自己的技术为患者服务。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许多村民有这样的担忧:“何医师出名了,上级会不会把他调走?”何振和说:“我的根已深深扎在了这里,哪里都不会去。”

勇于开拓好院长

年,何振和被提拔为梓埠中心卫生院院长。这是他人生的一个拐点。他站在更高的层次做好全镇的农村卫生工作,凭着智慧和胆略,带领一班人,不仅基本解决了全镇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在众多乡镇卫生院举步维艰的大背景下,创造了“风景这边独好”的奇迹。

何振和刚上任时,梓埠中心卫生院的经营状况在全县仅处于中上水平。如何改变这一局面?他知道,设备之于医生,就像马之于骑士。医院,添置医疗设备的钱不花不行。年,该院账面上只有10万元,年业务收入也还不到万,但他却大胆向职工筹资,当年就投入50多万元添置了日本进口血球分析仪、日本东芝B超、毫安X光机。年,他又买了多万元的CT机,60多万元的百胜彩超,另外零星添置的设备还有富士能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仪等等。近几年,又更新添置了螺旋CT机、西门子DR、骨科C臂机、西门子彩超、腹腔镜、全自医院设备。结果,使该院医生如虎添翼。在乡镇卫生院中,该院的医疗水平始终位于前列。借助设备,我院肛肠科、眼科、骨科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外科,原来只能开展简单的下腹部手术,现在常规上腹部手术都可以做;妇产科,原来剖腹产手术都不能做,现在剖腹产成为该科最平常不过的手术;骨科能开展髋关节置换、脊柱手术等,眼科能开展晶体植入、鼻泪管吻合等手术。全院服务能力远远超出“全省中心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规定的内容,迈进了全省一流卫生院的行列,年被上饶市卫生局医院。

同时,他把发展定位为“打造鄱余万三县交界中心卫生院”。年我省开始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他意识到这是农民的大喜事,也是卫生院发展的大机遇,病人特别是住院病人肯定会大幅增加。但当时住院部破旧只有26张病床,怎么办?住院部必须重建,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于年启动了新住院部建设,年11月1日搬进使用,新建住院部平米,增加病床至张,设置了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三个独立病区,安装了中心供氧中心呼叫,当时在全县是一流条件病房,极大地改善了住院条件。多万元的建设资金除了向上争取到的45万元外,其余的都是职工主动凑起来的。因为抢了一步,年我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启动后,他们留住了病人,赢得了发展。梓埠镇辖区人口只有5万。现在实际服务人口已达到15万人。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他坚持“精心请进来,大力送出去”做好。与县里、医院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医院的骨干、医院进行15次联合手术,同时每年还将聘请省里的专家讲1至2堂课。医院感染学专家,今年68岁,她到该院讲完课后,说了两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一个卫生院会请她去上课,到卫生院上课她还是第一次。二是没想到我院发展的这么好。在“送出去”上,他也舍得投入。年以来,他先后选送了60余名医务人员到上海、南昌、医院进修学习,总投入30多万元。他们的专业知识在送出去中变得日益精湛,有的在全县都有十分高的知名度。有人对此也不无担心,乡镇卫生院这么个小庙,花这么大的代价培训人才,他们翅膀长硬了飞走了怎么办?他采取了3个办法,首先是事业留人,给他们创造发展平台;其次是待遇留人,推行绩效工资,向骨干医师倾斜;最后是感情留人。生活上多给予关心照顾。这些年乡镇卫生院的骨干医院,造成人才匮乏,但梓埠中心卫生院骨干医生没有流走一人,医院就有了发展的根本。

梓埠中心卫生院是省卫计委批准设医院,年7月开展了免费血透工作,现已为30多位尿毒症患者进行了免费血透工作。由于患者的逐年增加,免费发放的5台血透机已不能满足要求,医院自行筹资购买了三台血透机,以满足患者的要求,极大地方便了尿毒症患者。

经过全院职工的齐心协力,医院的设备条件及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就诊患者逐年增加,年住院人次左右,门诊人次5万左右,业务收入每年都保持了一定比例的增长。今年的业务收入可达万元,是全县13个乡镇卫生院业务收入的总和。年梓埠中心卫生院被国家卫计医院。

您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赞赏

长按







































白殿疯图片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zaixianzx.com/wzxfc/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