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记者赵德稳
一个地处山坞的小山村,如何抓住自己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出自己的特色振兴之路。今天,就让我们去万年县裴梅镇葛毛坞村看看,这座昔日的穷山沟如今发生的巨大变化。时下正是茶树菇上市旺季,今天一大早,我们赶到葛毛坞村的一处狭长的山坞里,村里的茶树菇种植基地就在这里,还没到近前就看见简陋的菇棚里灯火明亮,听见欢快的歌声和笑声。六七位村干部正在棚内赶采茶树菇。
万年县裴梅镇葛毛坞村村干部彭莲香开心的笑声响起来,新鲜的茶菇采起来,我们的日子火起来。
万年县裴梅镇葛毛坞村村干部肖桃你们看呐,我采到了菇王啦,快来看一下,美的。这座基地还是去年建的扶贫项目,虽然不是很大,却已成了村里的一大特色支柱产业。整齐排列的菇棒上一朵朵大小不一的茶树菇静悄悄地绽放。据村民介绍,这座菇棚面积大约1.5亩,种植菇棒2万多棒,正常情况下每棒产菇可达八两左右,按目前的行情产值还是不错的。
万年县裴梅镇葛毛坞村支部书记裴国庆我们这个基地每年大概产菇一万五千斤左右,每年为我们村集体增收大概十几万吧。虽然天正下着小雨,菇棚内却闷热异常,没多久就见采菇人热汗淋漓。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这些村干部都是义务来采集茶树菇的。有小“菇娘”还不忘拍拍抖音,为村里的茶树菇做做宣传。
万年县裴梅镇葛毛坞村村干部程望枝拍抖音啦(一段拍抖音音乐),新鲜茶树菇,它的含钙量比较高的,茶树菇是菇中之王,有需要可以到我们基地来采摘嘢。万年县裴梅镇葛毛坞村村干部程望枝采菇最忙的时候,每天两点钟就起来采菇,然后一直采到六点半,然后拿到市场去卖。花上三四个小时采完头茬菇,大家分头行动,运送一部分到县城去卖,其余的则在菇棚旁的一座简易烘干炉里去烘干。万年县裴梅镇葛毛坞村村干部徐巧园每天看到采这么多茶树菇,就算累点我也很开心。万年县裴梅镇葛毛坞村肖家村小组村民钟维港我们出菇时量很大啦,市场上销售不了,我们没办法啦,我们就把它烘干,烘干慢慢卖。
忙完了采菇,早饭过后,村干部们还得到村里的葡萄基地去转转,基地位于周家村小组旁边,虽然要到明年才挂果,但长势良好的葡萄藤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一有空闲,村干部们都会来“照顾照顾”这些绿油油的藤蔓,剪剪枝,拔拔草,雨天就清理水沟排排水。村里还通过设立公益岗位请村民来帮帮忙。万年县裴梅镇葛毛坞村周家村小组村民郑有高我在这里做事一天一百块钱一天,一年到头有三四千块钱,也比较轻松。万年县裴梅镇葛毛坞村支部书记裴国庆我们目前搞了两个项目,一个是葡萄基地,一个是茶树菇基地,年准备扩展,再加上我们葛毛坞村是一个红色名村,今后我们就是想在红色这一块,今后就是发展红色旅游,发展那个农家乐,好的一些特色农产品,通过旅游的渠道把农产品销售出去,带动老百姓增收。
雨后的葛毛坞村碧空如洗,群山苍翠,田园如诗。虽然这里地处偏僻,但良好的生态,还有当年打响万年革命第一枪的红色印记,干部群众一心一意发展经济,村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一个“穷山恶水”的小山沟变成了一个美若画卷的新农村。万年县裴梅镇葛毛坞村支部书记裴国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乡村基层干部,我们始终要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促进乡村振兴,造福一方百姓。
NEWS首播:每晚19:50
重播:每晚22:00
次日7::00
审核罗雪芬
编辑林媚
更多内容,敬请观看每晚19:50分万年新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