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是世界水稻故乡,稻作文化源远流长,也是一块钟灵毓秀、人文鼎盛的神奇土地,教育历史积厚流光,古有王刚中、柴中行、李伯玉等文化大家,今有方滨兴、柴立元等科学巨匠。一直以来,万年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得到长足进步。本期“党以重教为先”县委书记专访,我们邀请到了万年县县委书记潘表光,听听他怎么说。
主持人:潘书记,您好!通过去万年采访,我们记者证实了一句话:在万年农村,看到最显眼、最漂亮房子就是学校。请您介绍一下,万年县是怎样把农村学校打造成一道靓丽风景线的?
潘表光:万年是个小县,才43万人口,可用财力有限,但我们坚持“再差不差学校”“再穷不穷教育”的发展理念,千方百计办好每一所学校。在《万年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年)》等中长期规划基础上,出台了《万年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规划方案》等详细规划,明确教育均衡发展目标、任务和路径,细化了每一所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基础配套、优化师资配备的措施,全县所学校,基本可以说,坐落地段是最好的、建设外观是最美的、生活学习条件是最优的。今年,我们又在县城黄金地段,按照教育现代化标准,新增投资3亿元,启动了城区1所完中和1所小学新建工程。
主持人:教育硬件设施固然重要,但教育人才培养也很关键。据了解,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流失也还是比较严重的。潘书记,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万年县在加强师资培养、留住优秀人才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好的做法。
潘表光:我们留住学校人才做法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收入上保障。我们按照高于公务员人均标准预算安排教师绩效工资,认真兑现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特殊津贴政策,近三年共有余名教师享受到教师特殊津贴,共计余万元。二是生活上关心。我们在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真情关爱家庭困难教师,坚持节日走访和大病救助相结合,为患病或亡故的教师发放救助金,并积极争取顺丰公益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特困教师发放了特困补贴。三是成长上关爱。我们推出“一般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成长机制,同时开展“新岗教师教学大练兵”活动、实施“名师名校长带动”工程等,全县现有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25人、骨干教师69人。总的来说就是让我们的老师生活舒适、工作舒心、心情舒畅。
主持人:万年教育改革不止、步伐不停。可以说,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教育均衡发展的累累硕果。请问万年县委、县政府是如何做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篇大文章的呢?
潘表光:促进教育公平,让百姓享受教育均衡发展成果,这既是万年实施“教育立县、教育强县”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第一,全方位统筹。近年来,万年县始终坚持高定位、高标准,对全县教育均衡发展进行了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围绕“布局调整科学化、教师发展专业化、教育教学信息化、学校管理精细化、学校后勤社会化”“五化”同步推进目标,做到科学规划城西、城北和老城区三大教育园区,合理设置农村中小学校教学网点。
第二,加大教育投入。办好每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上好学,让每个家庭都能享受教育福祉,是万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的必然走向。我们建立并执行公共预算财政投入法定增长拨付机制,确保教育财政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三年来,县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逾16亿元,完成了多所农村中学、中心小学和村完小、教学点改扩建工程。
第三,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近三年通过公开招考、订单培养等方式,已为农村学校补充教师多名,今年计划再新招考人,为历年补充师资之最。同时,开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主题教育活动和“最美教师”评选活动,积极与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有15所学校与上海松江区学校结对帮扶,选派了20名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赴上海中小学跟班学习,还邀请了一批上海、浙江等地的教育专家、学者前来传经送宝。
万年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也有了一些成效,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数得到有效提升。年,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巩固率达99.82%,初中巩固率达96.8%,公众满意率达93.8%。
来源:万年之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