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种仁。
性味:味甘、淡,性凉。
归经:归脾、胃、肺经。
用法用量:9~30g。
功效: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
薏苡仁的作用主治: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
相关配伍:1、《温病条辨》):苡仁、白豆蔻、杏仁、竹叶、通草、滑石、半夏、厚朴。治温病出起,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胸闷不饥,午后身热。
2、《和剂局方》:与人参、茯苓、白术等合用,如参苓白术散能渗除脾湿,健脾止泻。
3、《千金方》:与苇茎、冬瓜仁,桃仁等同用,如苇茎汤可治疗肺痈胸痛,咳吐脓痰。
禁忌:孕妇慎用。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