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多措并举真帮真扶万年县委

万年县委组织部作为我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同时本身也是参与者。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县委组织部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齐埠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帮助配合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部署,不断强化意识、明确责任、拓宽思路、完善机制、落实各项帮扶措施,为挂点对象星明村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星明村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充分认可。九月中旬,省委书记鹿心社一行亲临星明村调研指导,对星明村的做法和成效表示了充分肯定与赞许。

选优配强打造过硬扶贫队伍

县委组织部经过多方权衡,选派了头脑灵活、门路广阔、工作经验丰富的陈仰权同志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同时选派工作能力较强,能够吃苦耐劳,具有一定农村工作经验的同志担任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与原工作一律脱钩,常驻挂点村,确保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中,这为脱贫攻坚工作打好了队伍基础。坚决落实经费保障,确保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和每月元的交通补助发放到位,解决他们后顾之忧,提高工作积极性。积极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驻村工作队到任不久就为村里添置了两台电脑,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

全员参与落实干部帮扶机制

按照县级干部联系3户、科级干部联系3户(政策要求联系2户)、一般干部联系2户(政策要求联系1户)的原则,县委组织部18名全体干部职工共联系贫困户42户。因人施策,精准帮扶。通过前期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了42户贫困户致贫原因:有的先天残疾,有的因病致贫,有的缺乏劳力,有的没有工作,有的缺乏资金,有的无儿无女且年老体弱等等。帮扶干部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有的放矢,帮助他们解决就业、上学、看病、享受低保等问题,效果显著。常访常问,增进感情。按照“每季度必访、逢节必访”的要求,所有扶贫干部经常性地走访慰问贫困户,有时自掏腰包拿几百块钱,有时提壶油、拿箱奶,有时买点其它生活必需品。物资虽少,但感情渐深,不是一家人,亲似一家人。通过经常性的走访慰问,既让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也帮助他们树立起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党和政府一直在努力帮助他们,从未将他们遗忘或抛弃。亲历亲为,有难必帮。只要贫困户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拨打工作队或帮扶干部电话,我们必定全力帮忙协调解决,必要时亲临现场。贫困户戴末娇因病住院,但医院没有按政策给予相应的便利和费用减免,帮扶干部立马帮她沟通协调并亲自带她办理各种手续,最终得以享受优惠政策,疾病得到及时治疗;贫困户余振发女儿今年参加中考,成绩较优,但没钱就读,帮扶干部帮她多方协调,给她三个解决方案作:去万年中学就读,帮她取消择校费,减免学杂费,享受贫困生补助;去万年师范就读定向生,减免学杂费,毕业包分配;去私立学校就读,减免学杂费,享受贫困生补助。她的上学问题最终得到圆满解决。

发挥优势体现党建引领作用

给钱给物,不如建设一个好支部,留下一个永不撤走的工作队。县委组织部充分发挥党建方面人才、经验优势与指导地位,帮助村党支部争取党建经费、完善党建机制、培养党建人才、营造党建氛围。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江俊同志多次到星明村考察、调研,与村两委班子探讨党建问题,提出了许多确实可行的指导意见。常务副部长徐建华同志先后两次率全体班子成员及党建骨干与村两委、普通党员进行座谈,深入探讨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为党建促扶贫工作出谋划策。通过县委组织部的积极争取,星明村成为“省三培两带两服务示范基地建设点”,配套建设资金十万,全市只有三个点,非常难得。完善“党员首议制”。按照“会前列议题、党员先酝酿、支部定方向、两委拿意见、群众做决定”的程序,凡与党员、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通过“首议”进行民主决策。通过党员首议发动党员和群众广泛参与,积极献言献策、发扬民主,实现了发扬民主与依法办事的有机统一,党建工作焕发出生命力与感染力。创新做法,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述职活动”。组织没有在村两委担任职务的普通党员进行公开述职,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接受群众监督,以党小组为单位,逐个进行。截止目前,已有6个党小组、38名无职党员进行了公开述职。通过“述职”,强化了党员的身份认同,唤醒了党员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过去的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错误观念得到纠正,使党员在村级事务管理、各项政策落实、群众工作等方方面面都能起到很好的模范表率作用。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流动党员“离家不离队”,身在他方、心系家乡。许多流动党员通过多年在外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人脉优势,通过经常性的线上交流学习,鼓励他们捐款捐物、回乡创业、带领村民就业等,为家乡的脱贫攻坚贡献力量。流动党员已经成为脱贫攻坚中的一支有生力量。

集思广益发展产业争取项目

发展产业促脱贫。“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老百姓真正找到发家致富的出路,他们才能自力更生,才能真正实现脱贫。为此,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带领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先后到浙江各地参观学习先进发展经验,多次邀请农业专家到村考察指导,科学规划了水果种植产业和千亩优质稻生产基地,精心编制了互联网+u型千亩农业观光水果产业园发展规划,成立了星明四季果业合作社。目前,建成一期党员示范果业基地亩,吸纳贫困户36户63人就业,12户贫困户入股,已栽种的杨梅、猕猴桃、蓝莓树长势良好,到年将实现盈利。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着力把星明四季果业采摘园打造成2A级乡村旅游点,为日后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整治卫生聚人心。在推动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中,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根据村民意见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每月开展家庭环境评比和每半年对评比进行奖励,举办“好村长,好卫士,最美清洁户”表彰大会及广场舞大赛,成立13支环境卫生监督志愿服务队,建立全省唯一由台商捐助的村级垃圾兑换银行等系列互动激励举措,村民实现了从“袖手看”到“随手拍”再到“动手干”的喜人转变,并成为农村环境卫生的坚定“守护者”。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县乡领导高度肯定,星明村也成为了全县环境卫生工作学习的典型。积极参与“秀美乡村”建设,加大了对农村危旧房、空心房的拆除力度,变闲散宅基地为财富乐园。全村清理拆除空心房、危旧房、违章房67处,折合土地17亩。目前,将按照规划设计,进入“菜园、果园、花园”特色打造阶段。清扫的是垃圾,凝聚的是人心,提升的是面貌,改变的是习惯……走进齐埠星明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家家户户窗明净几,俨然一副乡村美丽画卷,群众无不拍手叫好。村支两委班子在群众中的威信得到提高,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全县各乡镇以及鄱阳、余干、玉山等县还专程到此学习“取经”,去年2月份,《江西日报》头版重点报道了该村整治村容村貌工作,今年正月初二江西卫视新闻联播单条重点报道星明村的变化以及江西教育台党建好声音栏目对星明村发生的变化足足报道了十五分钟,让星明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明星村”。想方设法办实事。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通过各方面努力,帮助沈坊村组架设了亩良田抗旱灌溉的变压器、路灯和修建村口2公里排水沟;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硬化了姜边村至下庐村和双园村至瑶前村的两条村级道路;为瑶前村修建了一座进村桥;帮助姜边村架设了变压器,解决了困扰该村15年用电问题;帮助铁岗村、瑶前村、五虎咀村完成了电网改造;争取了农业局、农业开发办的0多亩良田改造项目;在县新村办支持下铁岗村成功列入全县新农村建设点以及五虎咀村秀美乡村建设;成立了村级工会,并邀请各界企业人士支持星明各项事业的建设等等。截止目前共帮助村民解决了各种实事30余件,争取到各类资金上千万元,实施各类项目10个。这一切都极大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真正的为村民解决了实际的问题,更拉近了干部和群众的距离。

万年之窗 · 江西十佳政务







































QQ聊天机器人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zaixianzx.com/ftrq/2074.html